CPI連續三月溫和上揚 或為宏觀政策預留更多空間

時間:2010-02-12 08:38   來源:新華網

  中國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食品價格推動下連續第三個月溫和上揚,且增速有所放緩。分析人士認為,通脹形勢的緩和或為政府宏觀政策制定留出更多空間。

  國家統計局1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長4.3%,快於上月的1.7%。

  “一月份的上漲仍然是由食品拉動,目前仍處在溫和、正常的狀態。”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説,一月份前半月低溫氣候和北方暴雪等極端天氣還是比較多,引起了水果、蔬菜等農産品價格大幅上漲。此外,春節前的強勁消費也推高了物價。

  范劍平指出,由於去年的春節在1月份,CPI的基數較高,因此今年1月的漲幅有所回落。

  伴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斷回暖,中國的CPI在去年11月份結束連續9個月的負增長,進入正區間,物價呈現平穩回升態勢。

  和CPI的溫和上漲相比,PPI的漲幅更為明顯。2009年末以來,受全球經濟基本面和流動性因素驅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導致國內包括能源、有色金屬、橡膠等生産資料價格快速上升。

  此外,去年底以來的國內資源要素價格的改革,包括煤、電、油、運、水等公共服務資源的價格都在調整,導致生産者物價指數上漲。

  范劍平認為,作為CPI的先行指標,應密切關注PPI的走勢,保持警惕,未雨綢繆。

  接受採訪的專家普遍認為,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將會繼續維持在高位,以及國家的刺激消費政策和居民對物價上漲的預期會使總需求加速擴張,今後幾個月物價可能繼續攀升。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表示,目前中國的利率穩定,但通貨膨脹已經顯現,仍處於低位。中國必須對目前的形勢保持警惕。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莊健表示,由於CPI數據低於預期,近期內加息的預期沒有之前那麼強烈。

  “CPI至少得接近目前銀行存款利率2.25%的水準才會到加息的時間節點。而且,一般認為CPI到了3%才是加息關口,現在的數字還有一段距離。”莊健説。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當前通脹水準低位運作,預計全年通脹維持在溫和水準,因此當前仍屬於通脹預期的管理階段。

  范劍平認為,中國是否加息取決於物價上漲的性質。“如果是需求型拉動,加息是非常好的選擇;如果是如食品、能源之類由於供給、氣候的原因導致的上漲,加息對於調節的作用不大。”

  他同時表示,中國加息不僅要考慮價格因素,還要考慮剛剛從危機中復蘇的企業的承受力。

  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下,中國銀行業去年發放的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創紀錄的9.6萬億元。這對全年保八目標的實現功不可沒,也引發了通脹加劇的擔憂。

  2009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

  中國人民銀行11號公佈的數據顯示一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1.39萬億元,雖然同比少增2243億元,但仍處於高位。

  “適度平穩的信貸增長使流動性在全年意義上達到合理正常水準,直接影響通脹預期管理目標的實現。”左小蕾説。

  范劍平認為,要為目前過熱的政府投資和信貸投放降溫,可以利用數量型工具來控制信貸投放和新開工數量。目前政府實施宏觀調控政策的空間還很大。

  周小川近日也再次強調中國銀行業放貸的步伐應保持穩定。今年以來,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開始收緊銀行信貸,並自2008年10月以來第一次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配合公開市場操作配合信貸額度的管理可以達到信貸全年平穩增長的目標。”左小蕾説。

  分析人士還指出,除了嚴防物價指數的過快上漲,政府還應密切關注以房地産為代表的資産泡沫,避免其破裂引發惡性通脹,戕害實體經濟復蘇。(記者劉劼 馬述昆 查文曄)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