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口將保持總體恢復態勢

時間:2010-02-11 10: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1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1% 環比增長-15.1%

  專家稱,貿易保護主義和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是不確定因素

  海關總署10日公佈:1月份我國出口1094.7億美元,同比增長21%,增速比上月加快3.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5.1%。專家指出,總體來看今年中國出口將保持總體恢復態勢,甚至有望成為今年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

  對於海關公佈的數據,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受到出口恢復、國內經濟走強和進口價格大幅上漲的帶動,1月份出口開局良好,因此將維持全年出口高速增長的樂觀判斷。

  展望今年中國出口形勢,李慧勇認為,世界經濟基本面是決定中國出口增長的根本因素。基於對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3.8%甚至更高的判斷,出口有望成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預計全年同比增長21.9%。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國靠著較低的商品生産成本,在過去的10年裏,年均出口增幅在20%左右。今後一段時間內,中國低成本優勢仍將存在。

  但不容忽視的是,1月份我國出口環比出現了自去年5月份以來首次負增長,環比數據的下滑或許預示著我國出口的恢復前景還會多有磨難。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當前國際經濟政治形勢來看,在中國最終於2009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之後,各種以氣候、匯率等為名目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已狼煙四起。這意味著,雖然未來中國出口總體仍將保持繼續恢復態勢,但前景必將曲折。

  世界貿發組織官員梁國勇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如果各貿易大國在貿易救濟措施的運用上不加以節制,其所引起的報復及示範效應可能會導致保護主義失控的局面,中國外貿很難獨善其身。

  世界經濟今年會否再次出現波折無疑也將影響中國出口。建設銀行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趙慶明認為,雖然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全球經濟復蘇仍難言強勁。主要國家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作為經濟增長最大引擎的個人消費支出仍然增長乏力。受此影響,國際市場需求短期內或難以出現大幅回升。(記者 方燁 孫韶華)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