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禁運伊朗石油收入減半 伊朗貨幣一月貶值40%

時間:2013-01-14 13: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伊朗方面上周承認,由於西方制裁導致伊朗石油出口大幅降低,預算赤字激增,通貨膨脹居高不下,一大批國家項目無法實施,國家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隨著美歐實施最新一輪更嚴厲制裁,國際社會都在猜測:伊朗經濟還能挺多久?

  石油收入減半 八千項目難産

  伊朗石油部長加塞米1月7日在議會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去年3月以來,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大幅下降了40%,石油出口收入減少45%,而且未來3個月裏石油出口收入很可能繼續保持較低水準。

  石油出口占伊朗所有出口所得80%,佔政府收入的50%至60%。伊朗政府2012財年預算預測,每天能出口220萬桶石油。而據國際能源署1月8日提供的數字,伊朗去年年底日均原油出口100萬桶。制裁導致伊朗每季度損失90億美元。

  伊朗工業、礦業和貿易部長葛讚法裏也在會上表示,2012年有8000多個國家項目因預算赤字問題未能完成。為彌補預算赤字、滿足國內生産企業的資金需求,伊朗政府和議會同意從國家發展基金和石油出口收入中撥出專款。

  稍早前,伊朗第一副總統拉希米稱,為完成國家項目,伊朗政府計劃撥款1150萬億里亞爾(約合940億美元),目前已向銀行系統投入30萬億里亞爾的資金。

  幣值大幅跳水 社會為之動蕩

  英國《衛報》認為,由於西方不斷升級的制裁,伊朗已陷入19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其貨幣裏亞爾匯率頻創歷史新低,日常用品價格暴漲。伊朗人開始用裏亞爾換成外匯或購買黃金。

  報道稱,2012年7月1日,歐盟開始禁止進口伊朗石油,導致伊朗裏亞爾僅在10月份就急劇貶值40%。2012年10月3日,德黑蘭民眾在中央市場舉行示威活動並與警察發生衝突,抗議政府坐視裏亞爾貶值。

  “一些商品已永遠買不到了”

  伊朗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伊朗2012年度通脹率將超過25%。在歐盟開始禁運後的2012年8月,伊朗國內市場的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24%,食用消費品的這一指數更高,水果為74%,蔬菜為80%,雞肉為74%。有當地民眾表示:“雞肉、牛奶、奶酪、麵包、白糖與酸奶等食品價格幾乎每天都要上漲。當前就像在戰爭年月,今天的物價就與昨天不同。你必須排隊才能買到一些物品。一些商品已經永遠也買不到了”。

  高估了歐盟對伊朗石油的依賴

  去年1月23日,歐盟27國外長會議決定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規定7月1日以後不再進口伊朗原油及石油産品,並對伊朗中央銀行等機構出臺所有經濟制裁方案。

  伊朗石油部長加塞米當時不屑地稱,伊朗的石油供應無可替代。最重要的是,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來自東亞。歐盟的制裁不僅不會奏效,而且還將會重創歐洲經濟。

  實際上,歐盟早在制裁生效前就與沙烏地阿拉伯等産油國達成協定,要求其增加原油産量,以彌補歐盟成員國因對伊朗石油制裁而面臨的供給不足。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