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經濟逆境中強勁增長 增長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時間:2012-12-28 15:29   來源:經濟日報

  ○ 五大積極因素支撐經濟保持強勁增長

  ○ 困難和挑戰依然嚴峻,但前景光明

  2012年,非洲國家經濟整體上仍保持了較強勁增長態勢,增長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有關金融機構預測,非洲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將達到5%,高於2011年的4.8%。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繼續發酵、美國經濟復蘇乏力、新興經濟體增長普遍放緩的大背景下,非洲經濟仍能逆勢而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非洲經濟能夠在逆境中保持強勁增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非洲國家除南非外,金融業普遍不發達,與歐洲金融業幾乎沒有對接業務。同時,歐美金融業對非洲國家債務市場的滲透率也很低。因此,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非洲金融業沒有産生直接衝擊,對非洲經濟的負面影響也是間接和逐步顯現的。可以説,非對稱的金融結構是非洲經濟規避這場金融危機衝擊的一道天然屏障。

  第二,非洲國家向東看的經濟政策走向使非洲在抵禦歐美經濟衰退衝擊中受益。例如,非洲與亞洲新興市場的貿易2000年只佔其貿易總量的23%,2009年上升到37%。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國家近年來對新興經濟體市場的出口迅猛增長,已經改變了其傳統的出口結構。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對歐元區的出口占其總出口的比例已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40%下降到20%。非洲對外貿易的結構性變化成為非洲抵禦歐美經濟危機衝擊的另一道屏障。

  第三,中非合作的迅猛發展成為拉動非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中國連續3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2012年1月至7月中非貿易達1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全年有望超過2000億美元。今年1月至7月,中國對非洲投資11億美元,同比增長19%。今年7月中國承諾未來3年向非洲國家提供200億美元貸款,是過去3年貸款的兩倍。非洲對中國出口貿易量大的國家預計今年都將保持較高經濟增長率,例如安哥拉將達8%、尚比亞7.7%、剛果(金)7.2%、迦納7.1%、坦尚尼亞6%。中非合作的異軍突起和迅猛發展是新世紀世界經濟版圖的一個新變化,也是非洲抵禦西方經濟衰退衝擊的又一堅固屏障。

  第四,今年以來非洲大陸又陸續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例如,東非成為新的石油天然氣開發熱點地區。肯亞的圖爾卡納湖區域發現了儲量豐富的油田;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海岸發現了儲量巨大、可持續開採的天然氣田。波札那的鑽石礦儲量和産量也有新發現和增長。隨著非洲一些國家新油氣等礦産資源的發現,2012年外國對非洲直接投資仍保持增長勢頭,成為非洲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

  第五,非洲自身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有所增強。非洲國家根據各自國情採取了多樣化的措施,應對歐美經濟衰退帶來的不利影響。例如,南非繼續實施經濟擴張政策,保增長,促就業;肯亞和烏干達隨著通脹壓力的減輕不斷放寬貨幣政策;尼日利亞和迦納為抑制通脹採取了提高基準利率等措施;模里西斯、迦納為應對外匯儲備不足,分別設定了將外匯儲備增加到6個月和4個月進口額支付能力的目標。另外,近年來的經濟強勁增長為非洲造就了一個6000萬人的中産階層,使非洲內部消費需求大為改善,減少了對外部需求的過度依賴。這是非洲經濟能在逆境中保增長的一個重要內因。

  雖然非洲經濟在世界經濟增長下行的不利大環境下保持了增長勢態,但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嚴峻。首先,歐洲仍佔非洲國家總出口份額的23%,高於中國的15%,依然是非洲的主要貿易夥伴。如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不能在短期內有效解決,那麼非洲的出口增長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此外,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目前也出現放慢趨勢,對非洲出口來説將面臨潛在的壓力。

  其次,目前對非洲發展援助最多的前四位國家和機構是歐盟、美國、世界銀行和中國。因此,歐美目前面臨的債務和財政危機如不能儘快解決,那麼歐美對非洲的發展援助資金將不可避免地減少,而中國和新興經濟體短期內也難以填補歐美減少的份額。顯然,非洲國家的財政和經濟增長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第三,在世界總體需求下降的大趨勢下,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可能走低是非洲國家面臨的又一潛在風險。非洲國家出口是以資源産品為主,如果能源和原材料價格走低,將直接導致非洲國家即使出口總量不減,收入也必然減少。雖然非洲國家目前在調整政策,發展原材料初級加工業,提高出口産品的附加值,但這需要時日,難以應對近期可能發生的風險。

  此間觀察家認為,只要中非合作迅猛發展的大勢不變,新興經濟體與非洲經貿往來日益加強的大勢不變,非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變,非洲經濟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希望。尤其是當前中國在非洲大陸的經貿與投資活動如火如荼,中國對非洲的貸款不斷增加,中國因素加上新興經濟體與非洲經貿合作不斷擴大的趨勢,大大增強了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潛力和信心。(馬海亮)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