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下調全球農作物供應預測

時間:2012-08-13 09: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由於極端天氣因素的影響,8月10日,美國農業部(USDA)在其月度的《世界農業供需評估報告》中,將2012/2013年度除棉花以外的主要農作物小麥、粗糧、稻米、含油種子、糖的供應預期均作了下調。有報告稱,農産品大幅減産增加了美國人的食品支出,美國食品價格有可能在未來10到12個月內出現明顯波動,今明兩年的食品通貨膨脹幅度將超過3%。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預計,國際市場上,隨著天氣造成的減産已成定局,對天氣的炒作漸入尾聲,後期市場的關注點將逐漸轉向需求。

  全球多種農作物供應下調

  《世界農業供需評估報告》顯示,2012/2013年,全球小麥供應下調210萬噸,主要是由於美國以外國家産量的下降。而美國的小麥供應將因産量和進口增加而上調5400萬蒲式耳,美國小麥産量預計為22.68億蒲式耳,高於市場此前預期,期末庫存上調至6.98億蒲式耳。與此同時,該年度全球小麥消費上調了350萬噸。

  2012/2013年度,全球粗糧供應預期因美國玉米供應減少而下調5650萬噸,需求也下調了3890萬噸。中國、阿根廷、墨西哥、南非的供應會增加,而歐盟國家、印度、烏克蘭、俄羅斯、加拿大、克羅埃西亞等國的供應減少將抵消前述國家的供應增加。

  2012/2013年度,全球稻米産量被下調190萬噸,印度、朝鮮、巴西的預計産量減少,而中國和韓國産量的增加只能部分抵消前述國家産量的減少。

  2012/2013年度,全球含油種子的産量比預期下調了850萬噸。黃豆、葵花籽、花生和棉籽的産量都會下降,僅菜籽的産量會增加。

  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的産量被上調30萬包。主要由於美國、中國、布吉納法索和馬利的産量增加抵消了印度、巴西、阿根廷和其他國家産量的下降。

  未來食品價格可能持續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主要農作物的庫存將會連續第三年下滑,在2013年的收割季節到來以前玉米、小麥、大豆和大米的總庫存將會下降1.8%,創下四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農産品大幅減産增加了美國人的食品支出。美國農作物經濟研究中心10日的報告稱,美國食品價格有可能在未來10到12個月內出現明顯波動,今明兩年的食品通貨膨脹幅度將超過3%。

  據聯合國此前發佈的估測數據顯示,糧食進口成本已經達到了1.24萬億美元,接近於歷史最高水準。全球農産品價格難以保持穩定。聯合國糧農組織用於追蹤55種糧食價格變動的指數7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達到213點,比6月上升6%,創2009年11月以來的最大升幅。糧農組織表示,價格指數上升主要是受到玉米、小麥和食糖價格上漲的拉動。

  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美國農業部的玉米和大豆産量預期遠低於交易預期,這將不利於新興市場控制其通脹率。

  美國總統奧巴馬11日在每週例行電臺及網路演説中,呼籲國會通過一項農業法案,幫助農業部門因應半世紀以來的美國最嚴重乾旱。

  旱災影響美國玉米大豆産量

  由於關鍵種植區域的乾旱情況惡化,美國主要農作物今年預期産量將低於去年10%以上。

  美國是農業生産出口大國,去年農業出口額高達1370億美元。其中,玉米出口量佔全球的近一半左右,美國同時也是大豆和小麥等其他糧食産品的主要供應國。農業部8日宣佈,2012年作物年度開始至今,美國共有33個州的1628個縣被定為受災區,其中1496個縣是乾旱受災區。

  報告預計,今年美國的玉米産量將為107 .79億蒲式耳,比去年下降13%,比6月份的預期下降17%,處於2006年以來最低水準。玉米平均産量只有123.4蒲式耳/英畝,創下17年來最低水準。上月,U SD A預期玉米平均産量為146蒲式耳/英畝。

  雖農業部仍大幅下調了2012/2013年的玉米庫存預期。預計2012/2013年的玉米庫存將為6.5億蒲式耳,是自1995/199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報告還預計,今年的大豆産量為26.92億蒲式耳,低於7月份的30.5億蒲式耳,比去年下降12%;大豆平均産量為36.1蒲式耳/英畝,也低於7月份預期的40 .5蒲式耳/英畝。美國2011/2012年度大豆單産預估為41.5蒲式耳/英畝,實際單産為每英畝43.5蒲式耳。

  事實上,自美國農業部7月11日大幅下調玉米和大豆單産以來,市場掀起對天氣和産量的“瘋狂 ” 炒作。截至上週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玉米、小麥主力合約期價相比7月11日分別上漲約8%、18%和10%,相比6月初的漲幅更是在30%至60%之間。不少基金投資者10日獲利了結拋售合約,打壓麥價下行,玉米期價收跌。芝加哥農産品期貨市場10日玉米、小麥和大豆期貨合約價格漲跌不一,其中小麥期價跌幅超過3%。玉米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合約收跌1.76%。小麥9月合約收跌3.04%。大豆11月合約則上漲0.77%。

  “從CBOT農産品走勢衝高回落、穀物甚至走低的情況看,此階段市場似乎對價格繼續上揚的信心減弱。”中糧期貨分析師李建雷告訴記者,通過8月份報告的發佈,對於美國農産品供應的關注已經告一段落,除非8月份的天氣繼續惡化,否則強勢上揚的格局將改變。

  市場關注點轉向需求

  有分析認為,隨著天氣造成的減産已成定局,對天氣的炒作漸入尾聲,後期市場的關注點將逐漸轉向需求。

  金鵬期貨總經理喻猛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需求層面來看,美國豆類、玉米價格的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進口需求,國內豆粕、豆油等産品的價格將會被動跟漲。但中國什麼時候進口、進口多少、生豬生産能否恢復、高企的飼料價格能否被下游接受,這些需求方面的因素都還存在著不確定性。

  此外,糧價飆升的背景下,生物乙醇對玉米的需求引發更多關注。據了解,7月份美國的肉類和奶製品生産曾要求美國環境保護署放棄簽署乙醇生産強制令,以抑制糧食價格上漲。該強制令要求將美國40%的玉米轉化成乙醇。

  美國農業部預測,2012/2013年度美國玉米總産量的41.7%將用來生産乙醇,超過2010/2011年度和2011/2012年度的水準。

  喻猛國認為,生物乙醇工廠一旦開工就“沒有回頭箭”,玉米的需求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玉米價格的底部將被逐步抬高。(記者 周武英 白田田)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