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頻頻“脫靶”不利全球經濟走出困境

時間:2011-12-26 14:3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徐興堂) 2011年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的第三年,許多人都曾對這一年充滿了樂觀和期待,認為全球經濟將在這一年走出衰退,但結局卻與人們的願望背道而馳: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通脹超過預期。全球經濟不但未走出衰退,反倒有再次陷入危機的風險。

  如果説,經過連續強力的救市措施,人們在2011年初看到一線曙光的話,那麼一年過去這線曙光再次被陰雲遮擋。

  與1997年的金融危機不同,這次危機肇始於美國,惡化于歐洲,用一句通俗的話説,“都是發達國家惹的禍,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純粹是陪綁”。

  基於這樣廣為流傳的原因,發達國家本應集中精力解決自身的問題,解開全球經濟衰退的“癥結”,但事實上它們採取了不負責任的態度,精力所瞄之處不在問題的要害,反而頻頻“脫靶”。

  就美國來説,從國家到國民毫無節制的花費、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備受詬病的評級公司……這些造成危機的內因大多沒有得到認真對待。甚至連削減預算這種最應該優先採取的措施,也因國會兩院的持續扯皮而懸而不決。相反,美國的領導者們似乎更關心美國境外的事情,從中東到亞洲,無處不見美國那伸得長長的攪動之手。

  歐洲的情況更加糟糕。主權債務危機已經從希臘蔓延至義大利,還不斷有其他歐洲國家被評級公司下調評級,歐元區前景令人沮喪。毫無節制的支出被認為是主權債務危機的禍首,但迄今歐洲國家醞釀的財政壓縮措施遇到了民眾的強烈反彈。歐洲的混亂已經使全球市場承受了壓力,全球經濟重回升勢的希望愈難讓人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仍保持相對較快增長的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僅存的亮點,有經濟學家稱其為全球經濟唯一保持正常運轉的發動機。可就是這臺本應得到支援與呵護的發動機,卻老有人試圖朝它的機油裏摻沙子。中國正成為歐美危機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中國“入世”之前,最惠國待遇是美國最常對中國揮舞的大棒;中國“入世”之後,就輪到人民幣倒楣了。關於人民幣幣值的陳詞濫調,人們已經早就厭煩了,但美國的當權者依然樂此不疲。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