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意外收緊貨幣政策治通脹

時間:2010-11-03 12:46   來源:中國證券報

  澳大利亞央行11月2日宣佈,上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4.75%,這是該行連續5個月按兵不動後再次開啟貨幣緊縮通道。此前市場認為,該行會在本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同日,印度央行表示,將回購利率和反向回購利率分別上調25個基點至6.25%和5.25%。至此,該行今年已六次升息。

  分析人士認為,在美聯儲即將重啟定量寬鬆政策的背景下,亞太經濟體央行面臨決策困境,貨幣政策的出臺需謹慎權衡物價上漲和匯率上行雙面掣肘。不過,從貨幣政策效果看,澳大利亞或能起到意料之外的作用。

  澳央行加息“底氣足”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史蒂文斯2日表示,截至6月底的一年裏,全球經濟增速快於平均趨勢;但未來一年,經濟增速或有所放緩。但新興經濟體仍將保持強勁復蘇且經濟增長更趨可持續性,而發達經濟體則會有所收縮。

  史蒂文斯還表示,澳經濟過去一年裏保持良好增長態勢,這表現在過去幾個季度的政府公共支出已顯著拉動了國內需求的增長,而對外貿易的擴張持續推動國民收入的可持續提高。該行還預計,在未來數年內,私人部門支出,特別是企業投資將大幅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受益於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對原材料需求猛增刺激,澳經濟今年以來運作良好,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更表明該國正在強勁復蘇軌道中,這都為該行回歸貨幣正常化週期、抑制通脹預期奠定了基礎。數據顯示,澳二季度GDP同比增3.3%,三季度CPI同比增2.8%,皆好于市場預期。

  或繼續上調名義利率

  史蒂文斯在貨幣政策聲明中表示,該國過去兩年物價水準穩步回落的態勢或正近尾聲。儘管近期數據顯示該國通脹率或降至2.5%,但該數據會因煙草稅率的提高有所上行。因此,該行決定維持關於通脹率或會在未來幾年內上升的判斷,決定再次啟動貨幣緊縮政策。

  穆迪駐雪梨分析師瑟科斯塔稱,澳央行試圖將通脹“扼殺于搖籃中”。他説,“2007年,該行的緊縮政策未能阻止物價水準上行;這次他們不會重蹈覆轍。”澳新銀行澳大利亞經濟研究主管科爾霍恩表示,因澳礦業保持繁榮,澳央行仍可能繼續收緊貨幣政策,這也意味著該行未來還會繼續上調名義利率,以避免實際負利率出現。

  但11月2日的匯市中,澳央行加息決議使澳元對美元匯率跳漲,歐洲匯市盤中更一度觸及1.001美元,再次進入“1比1”領域。不過,史蒂文斯倒似乎“胸有成竹”。他表示,澳元今年的大漲反映了澳大利亞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差別,也有助該行控制通脹壓力;這與澳副總理兼財長斯旺“澳元走強反映了該國經濟形勢向好”的表態相互“輝映”。

  印度央行再度加息25基點

  印度央行此次加息符合市場預期,因該國通脹壓力持續維持高位。數據顯示,印度9月批發物價指數(WPI)同比增8.6%,增速高於8月的8.5%。而該行自今年初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通道以來,已分別累計上調回購利率和反向回購利率1.5%和2%。

  印度央行行長蘇巴拉奧表示,該行上調關鍵利率基於三大考慮。第一,該國經濟增長強勁;本財年一季度8.8%的GDP增速表明印度經濟增長已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準,而內需的擴大也在很大程度上抵禦了全球經濟放緩的負面衝擊。第二,通脹水準維持高位;隨著美、日等發達經濟體新一輪定量寬鬆政策的推出,大量追逐息差和資産溢價的國際遊資將涌入包括印度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推高物價水準和資産價格。第三,反通脹立場雖一定程度上導致市場流動性短缺,但該行主旨仍是將流動性控制在合理區間以確保經濟活動不受限。

  印度經濟學家傑香卡認為,印度央行加息旨在確保物價水準不會失控,但這同時也會吸引更多國際遊資流入。對此,蘇巴拉奧表示,該行將採取行動減緩任何潛在的、過度波動的資本流入和國內流動性失衡帶來的衝擊,該行貨幣政策將與價格和産出穩定目標保持一致。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