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80後購房負債難還房貸難借

時間:2010-01-19 11:14   來源:《廣州日報》

  開篇語:80後買“蝸居”、年輕人找工作、BRT運營、官員“收禮”、河涌治理……這種種民生熱點問題,關係千家萬戶,牽動你我之心。在全球化的今天,這些熱點問題在其他國家同樣存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今日起,國際部推出“熱點問題看他國”專題,將視線轉移到國外,看看各國政府和民眾在應對這些問題時,又有怎樣的智慧和經驗可供借鑒。

  本報訊 目前,擁有房子的美國人比例從上世紀50年代的55%上升到2008年的67.8%。擁有房子人數的上升,也讓美國80後的年輕一代認為,擁有一間房子是真正成熟的標誌。

  但對於很多美國80後來説,不僅要努力還清大學學費債務、支付日益上漲的醫療保險費,而且可能連飯碗都難保,因此,擁有自己的房子對他們來説,似乎更是遙不可及。

  2009年9月,美國匹茲堡市中心發生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抗議者手持爭取就業權利的標語。(資料圖片)

  25歲~29歲美國人

  四成人有房産

  從美國統計局2008年官方數據看,25歲~29歲年齡層的美國人中,40%有自己的房子;25歲以下人群中,23.6%有自己的房子;35歲以下人群中,41%有自己的房子。

  在美國,結婚和生子仍是很多人買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國已婚家庭中,年齡在25歲~29歲間已婚夫婦中,有58.7%有房;25歲以下已婚夫婦中37.3%有房;35歲以下已婚夫婦62%有房。

  年齡在25歲~29歲間的單身男士中31.9%有房;25歲以下單身男士中24.1%有房;35歲以下的單身男士31.3%有房。單身女士相應的比例分別為24.7%、17.3%和24.4%。

  個人住房開支

  約佔收入三成

  美國勞工數據局的數據顯示,在2008年,美國人平均稅前年收入為63091美元,用在住房的開支最大頭,平均為16920美元,佔27.8%。

  25歲以下的美國年輕人每年花在住房上的開支佔收入約31.2%,25歲~34歲美國人的相應比例為31.1%。

  對於美國80後買房,美國理財專家馬尼沙薩克爾建議,他們買房的價格不應超過家庭年收入的3倍,此外還應準備大約兩成的首付款。薩克爾説:“一對夫婦買房前,應準備好充足的應急現金。在目前經濟環境下,應急金應該能支撐至少一年的基本生活。”

  美國非盈利機構Qvisory最近的調查發現,美國18歲~29歲的年輕人當中,約有20%的人失業。此外,隨著學費上漲,美國80後大學畢業後背負的債務要比父輩多。為此,很多年輕人只能選擇和父母住在一起。

  10%的美國年輕人

  因工作不穩被拒貸

  Qvisory財政主管吉納格蘭茲表示:“美國年輕一代正面臨這樣的危險:他們不僅比父輩更難找到滿意工作,而且還可能要花數十年的時間才能還清身上的債務。”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美國80後工作不穩定,這使得銀行不願貸款給他們買房,很多年輕人因此越來越難實現買房夢。

  美國房貸代理公司Loan Market收集的2009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在18歲~30歲的房貸申請者當中,超過10%的人在“工作穩定要求”指標上未能達標。

  通常,美國80後買房時只支付不到兩成的首期,剩餘房款需要向銀行借款,這使銀行對他們的貸款申請審批更嚴格。

  Loan Market公司財政主管盧薩頓説:“對於首付不到兩成的申請個案,銀行往往要求申請者為目前僱主工作至少一年,或在目前的行業連續工作超過2年。因此,對於工作不穩定的年輕人來説,他們獲得銀行的貸款難上加難。”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