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預警:中國保持擴張性政策代價增大

時間:2009-11-09 14:13   來源:羊城晚報
  世界銀行昨日發佈最新一期的《中國經濟季報》時指出,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支援了中國經濟的復蘇,世界銀行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預測今年的GDP增長將達到8.4%,明年有望繼續保持強勁增速,但世行也預警稱,中國維持目前擴張性政策的代價和風險日益巨大,整個貨幣政策最終仍需收緊。

  定期對中國經濟進行評估的《中國經濟季報》指出,在全球經濟衰退背景下的出口下降是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儘管如此,在刺激措施的作用下,中國三季度的實際GDP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長了8.9%。從目前的情況看,經濟刺激計劃的大部分資金用於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也有一部分用於刺激消費,內需增長有廣泛的基礎。房地産銷售回升已開始帶動建築業的活動。製造業投資受到産能過剩的影響,但消費保持了良好增長。

  世行預計,強勁的內需支撐起進口量,即使進口價格大幅下降,今年的經常賬戶盈餘仍可能降至GDP的5.5%。經濟下滑明顯影響了勞動力市場,但其影響程度小于預期,而低谷可能已經過去。

  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韓偉森表示,依靠規模超過預期的貨幣刺激,中國正在穩步實現今年8%的GDP增長目標,有望達到8.4%,2010年增長將繼續強勁,但結構將會發生變化。“全球復蘇很可能是緩慢和存在風險的。儘管如此,在強大的基本競爭力和近期名義有效匯率貶值的助力下,中國的出口增長有望恢復,凈出口有可能不再繼續成為增長的拖累。房地産投資肯定也會更加強勁。”不過,他認為政府刺激措施對增長的影響明年將會大大減弱,而部分製造業的投資可能會繼續處於國內外産能過剩的壓力之下。産能過剩預計也會使通脹壓力保持在低水準。預計明年進出口將以大體相同的速度增長,而貿易條件可能會有所惡化,因此經常賬戶盈餘可能進一步下降。

  關於經濟政策未來的走向,世行高級經濟學家、《季報》執筆高路易表示,中國保持目前的擴張性政策的代價和風險將會日益增大。這是因為儘管實體經濟中的宏觀經濟條件還未到要求大幅收緊的時候,但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資産價格泡沫和資源錯配風險是確實存在的,這就使得整個貨幣政策最終還是需要收緊。在財政政策方面,世行則認為,2010年中國的財政赤字不變或者略高於2009年最為適宜,但保持靈活性很重要。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