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再盯上人民幣升值 流入中國基本條件已具備

時間:2009-10-19 09: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多家機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近半個月大宗商品市場持續走強無疑是熱錢開始活躍的徵兆之一。市場人士注意到,上周,美元匯率跌至年內低點,國內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各類基準商品指數也因投機基金的聚集而紛紛上揚。 

  中信證券最新研究報告稱,隨著美聯儲提前加息預期的落空以及美國本土投資回報率未來可能面臨長期向下的趨勢,全球資金中短期將從美元、美國國債等安全資産流出。而基於對衝貶值的考慮,資金可能集中涌入商品市場和新興市場,預計國際資本會在前景看好的新興國家追逐更高回報率,由此導致這些國家的貨幣對美元升值。其中中國將尤其具有吸引力。

  “鋻於中國的貿易順差正在縮小———第三季度為389億美元,而第三季度外匯儲備增加1410億美元,表明近期資本流入可能已經再度加劇。”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表示。

  孫明春説,由於中國經濟基本面遠遠好于大多數其他經濟體,中國將會在2009年下半年以及2010年吸引更多資本流入。這樣的資本流入不僅會增加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而且也會給經濟注入更多流動性,從而加劇中國資産價格通脹。

  此前,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綜合考慮國內流動性狀況、資産價格的未來走向、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再度增強,以及美國經濟將繼續反彈等因素,預計熱錢將在2009年下半年甚至2010年上半年繼續流入我國。

  報告指出,2009年7、8月份,我國的外匯佔款增加額分別為2205億元與1188億元人民幣。如果用“月度外匯佔款增加額減去貿易順差減去FDI(外商直接投資)”的粗略方法計算,則2009年7月熱錢流入170億美元,8月流出58億美元。但這並不意味著從8月起,熱錢流向再度發生了逆轉。

  報告進一步解釋説,首先,月度外匯儲備增加額並不必然等於月度外匯佔款增加額。此外,即使8月發生了熱錢流出,這也可能屬於短期波動,而不能反映中期趨勢;更為重要的是,吸引熱錢流入中國的基本面因素並未發生改變。例如,儘管8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持續下跌,但A股市場在2009年下半年仍有上升空間。與此同時,儘管部分城市的房價泡沫已經比較嚴重,但下半年房價依然有上升的空間。

  國內外機構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熱錢的加速涌入主要受到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這使得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並支撐了中國的資産價格的上漲。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國內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定在6.82左右,與美元保持準“硬掛鉤”狀態,但是從境外市場來看,升值預期正在重新升起。建設銀行有關分析人士表示,9月以來,人民幣一年期升值預期由此前的0.5%上調到1.5%至2%,3年期升值預期已經從此前的3%上升到7%。在升值預期誘惑下,各項外匯數據重拾升勢。

  熱錢將製造階段性資産泡沫

  銀河證券分析人士表示,雖然有新股上市的刺激,但持續不斷流入香港的美元暗示,國際資本已經對人民幣升值有所預期。熱錢流入內地往往是先屯兵于香港,然後通過各種渠道伺機進入內地。

  興業銀行有關分析人士表示,大量熱錢流入香港,其真正意圖可能在內地而非僅在賭港幣升值。表示,香港與內地毗鄰,不斷擴展的CEPA協議為兩地之間更緊密的資本流動創造了空間。因此,香港其實更像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內地的前站。

  分析人士進一步解釋,首先,比較中國內地,香港的資本項目是完全開放的,熱錢流進香港成本可大幅減少;其次,香港股市與內地股市具有密切聯繫,特別是有很多A股與H股溢價不同的兩地上市股票,以及主業在內地的H股與紅籌股。投資于香港股市也可以獲得內地經濟成長帶來的收益;另外,如果熱錢要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內地的話,那麼香港最為可能。香港與廣東的鄰近使得地下錢莊十分發達,資金通過香港的貨幣找換店流入內地,不但方便快捷,而且成本很低。

  “如果內地股市樓市進一步上揚,如果下半年來自歐美國家的壓力使得人民幣升值預期死灰複燃,那麼將有更多的熱錢借道香港流入內地。”興業銀行分析師魯林表示。

  中信證券等國內多家公司表示,熱錢流入香港的態勢,值得中國內地的外匯管理部門高度警惕。從近期的跡象來看,貨幣當局已經注意到寬鬆貨幣政策中信貸增長過快的威脅,並試圖通過一些逆向操作收回部分流動性,銀監會也開始關注到信貸資金流入資本市場的現象,並要求嚴加監管,但在寬鬆貨幣政策基調不變的條件下,出現資産價格泡沫的風險依然存在。

  國內機構表示,熱錢的流入將會加劇國內的流動性過剩,進一步推高資産價格。到了第四季度某個時刻,一旦美聯儲重新開始加息,一旦國內外投資者對居高不下的資産價格失去信心,熱錢流向可能再度逆轉,從而刺破資産價格泡沫,甚至在短期內造成人民幣貶值壓力。

  機構表示,熱錢流入迅速增長,主要是受到了A股8月份價格調整的吸引,另外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和中國的加息前景也是吸引熱錢進入的主要原因。此外,房地産價格也在不斷走高。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九月份中國70個城市的房屋價格上漲2.8%,升幅創年內新高。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馬駿也表示,月度外匯儲備大幅高於外貿順差意味著外匯儲備積累很多,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熱錢”,而熱錢的流向則很可能是房地産市場,這或許會迫使央行在幾個月之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熱錢屯港或至明年春

  據香港媒體報道,新股永利澳門近日在港上市,熱錢亦源源涌入香港市場。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最新指出,今年3月至今,有“資金自由港”之稱的香港經歷了比內地更加洶湧的熱錢流入。報告引用香港方面的最新數據指出,僅自2009年7月以來,流入香港的熱錢就接近1000億港幣。

  據了解,為抑制港幣升值趨勢,維護聯繫匯率制度,金管局已經連續半個月向市場注資,合共注資426.25億元。這造成了兩大直接後果:一是截至2009年8月7日的香港銀行體系總結余增至2330億港幣,而該數據的歷史正常水準約為200億至300億港幣;二是截至2009年7月底的香港基礎貨幣增至7710億港幣,與去年同期增速超過100%。

  香港大富證券分析人士表示,相比全球經濟體系,香港經濟及金融表現仍然十分穩定,對資金可起避災作用,加上近期美元持續弱勢,因此亦吸引持有美元的投資者或持美元的基金資金流入香港,投資股市、樓市。

  ING投資管理亞太區高級投資經理梁健輝表示,受股市及樓市上升,香港失業率回穩,零售業呈好轉,加上內地資金流入本港,加強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短期復蘇的期望,該公司調查亦顯示77%投資者認為,香港經濟情況獲改善。

  他又指,雖然股市及樓市累積一定升幅,但認為後市無須太悲觀,因經濟上升週期不會太短,加上歐美經濟已復蘇,將帶動香港經濟持續向好,相信未來3至6個月,通脹不是香港經濟一個主要風險。

  對於資金會否從香港流走,香港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美元持續疲弱,資金暫未見流走,但2010年經濟最大的風險為通脹,預期明年第二季通脹風險會顯著浮現,屆時全球央行將加息,若油價飆升至每桶100美元,央行一旦加息,不排除屆時資金會從本港流走。

  有分析人士還指出,無論是股市或樓市,近期已出現炒賣情況,因此擔心一旦內地監管部門如2007及2008年般採取打擊資金外流的措施,以及美元匯價短期轉強等,均有可能令流入香港的熱錢撤走,投資者宜留意。(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