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月17日電 為協助香港重新建立土地儲備的概念,香港《施政報告》提出香港需要大規模造地,初步敲定五個近岸填海選址,預計最快兩個月後諮詢公眾,又研究在大嶼山及港島間的中部水域辟設人工島,雙管齊下,預計可供應多達二千至三千公頃土地。首幅新填地希望在2019年前面世。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特首梁振英昨日在《施政報告》指出,社會對土地的需求量,經常出現不可預見的變化,倘若供應量不能及時調節,就會出現市場波動和其他社會後果,因此特區政府決心大規模開發新地,建立充裕的土地儲備,儲備量亦要超出短期的土地需要,以便日後及時提取。
他強調,大規模開發土地,往往需時十至二十年,社會現時需要討論和抉擇的規劃和開發方案,應付年輕人日後的需要。他説:“回避問題極為容易,但將來蒙受惡果的,只會是今天的年輕人。”
按照第一階段的公眾諮詢結果,梁振英昨日提出五個可進一步考慮的近岸填海選址,分別位於大嶼山北的小蠔灣和欣澳、屯門的龍鼓灘、青衣西南,以及馬料水近城門河河口一帶,土地面積共約六百公頃,並就此展開維港以外填海第二階段諮詢。據特區政府評估,小蠔灣和欣澳的選址不會引致太多的環保問題,龍鼓灘選址雖然鄰近發電廠,但可透過規劃設計為住宅提供緩衝,而馬料水的選址則位於計劃搬遷的沙田污水廠旁,可作為沙田新市鎮的延伸。
為進一步增加土地供應,特區政府同時研究在大嶼山以東及港島以西的中部水域,辟設一個或數個人工島,日後能以大橋或隧道接駁,希望提供一千至二千四百公頃的土地。特區政府消息人士解釋,香港東部水域遍佈生態價值高的海岸,若要提供交通基建前往,也需要跨越一些郊野公園,而西部水域則已受到多項大型基建工程所局限,因而選取香港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他又指,日後可考慮將位於市區的污染性工業設施,搬遷至人工島,以騰出珍貴的市區用地。
據了解,特區政府準備在三月展開第二階段的公眾諮詢。消息人士説,香港過去一般也會在落實土地用途以後,才展開填海工程研究,但計劃稍後同步進行兩項工序,希望令整個規劃程式減短一年。
除了填海,岩洞和地下空間亦是土地供應可行來源。繼研究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岩洞,騰出原址作房屋或其他用途後,特區政府還最新確定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西貢污水處理廠及深井污水處理廠,同樣具潛建遷入岩洞,估計可合共騰出約六公頃的市區土地。特區政府還打算根據外國經驗,稍後展開研究尋找合適選址,連接現有或將建的建築物之地下空間發展,估計可以打造提供購物用途的地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