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內地“資本輸出”高潮 香港謀劃全方位金融中心

時間:2013-01-08 10: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迎接內地“資本輸出”高潮香港謀劃全方位金融中心

  1月7日,香港中華總商會的“中總論壇2013:十八大後內地與香港經濟新形勢”在會展中心舉行。來自社會各界人士出席論壇。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等作專題演講。中新社發 任海霞 攝

  中新社香港1月7日電 (記者 江家岱)“中國正加速由‘資本輸入國’變身為‘資本輸出國’;為了迎接未來20年的資本輸出高潮,香港必須從單純的股票現貨中心演變為集貨幣、商品和衍生品于一體的全方位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7日在出席2013中總論壇時為香港描繪了未來3-5年的金融發展藍圖。

  李小加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香港的發展密不可分;儘管目前人民幣投資産品一不能賺錢,二缺乏規模,但只有搭建好成熟的金融基建平臺,才能受惠于國家資本大規模輸出;具體表現在人民幣定價的大宗商品交易和人民幣外匯衍生市場。

  港交所去年底完成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全面進軍國際商品交易。李小加認為,金屬交易由美元轉向離岸人民幣交易,將引發大量資本從內地輸出。收購LME後,香港已初步掌握了全球有色金屬的定價權,下一步會瞄準鐵礦石、焦煤等內地急需的黑色金屬交易。

  他説:“內地天然的資源實際需求,會刺激新一輪的人民幣‘走出去’,一個龐大的人民幣大宗商品市場將為香港金融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多元發展機遇。”按照李小加的設想,香港將建設一個覆蓋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外匯衍生工具的全方位金融中心,以充分把握十八大後國家加速開放資本項目所帶來的商機。

  另一方面,國家不斷深化匯率市場改革,由此帶動的衍生品交易可填補香港缺乏外匯産品的歷史。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同一場合預測,人民幣兌美元的年化波動區間在2015年將從目前的2%顯著擴大至5%,相關對衝産品的交易規模將因此擴張5倍,大部份集中于香港等離岸市場。

  就連一向鼓吹暫緩放開資本項目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部委員余永定也承認,中國逐步破解資本管制是不可逆轉的長期發展方向;但香港不可對人民幣國際化期望太高,只有做到金融和實體經濟“兩條腿”走路,才能長保競爭優勢。(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