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三管齊下推動扶貧 香港窮人減幅達9.4%

時間:2011-07-13 13: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貧窮人口減幅近一成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11日稱,根據香港前扶貧委員會制定的多元指標,香港貧窮人數由2009年的83.83萬人,跌至2010年的75.99萬人,減幅達9.4%。

  不過,香港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張國柱認為,香港仍有約76萬人生活于貧窮之下,並不是小數目,貧富懸殊依舊未解。

  張建宗表示,不少“零收入”的長者,靠一定儲蓄或子女供養,卻被歸類為“低收入家庭”,故單憑收入理解貧窮,難以反映弱勢社群實際需要。張國柱表示難以認同這種講法,“其實是因為沒有其他指標參考貧窮情況,特區政府應每季公佈有關數字。”

  前扶貧委員會成員之一、港大教授周永新認為,要待今年人口普查全面蒐集住戶數據後,才能反映出最低工資生效下,貧富差距是否縮小。

  貧富對比難以忽視

  63歲的阿儀錶示,她每天由天水圍乘車至尖沙咀做清潔工,交通費每月就有900多元(港幣,下同),約佔其月薪的1/4。她2007年曾申請到交通支援,但僅僅受惠了一年。

  據香港《明報》報道,自香港回歸後至2008年的12年間,香港本地GDP實際增長48.5%,但月收入少於8000元的家庭數目卻從26.4萬個增至44.1萬個。周永新表示,這些低收入家庭中約有30萬戶是綜合援助戶。

  分析發現,像阿儀這樣,目前香港約有29萬老人生活在貧窮家庭。香港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表示,隨著香港人口不斷老化,老人及中年的貧窮人數將急升,推算到2019年,貧窮人口將高達142萬人。同時香港《大公報》報道,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最富裕家庭每月收入是最窮家庭每月收入的27倍。

  三管齊下推動扶貧

  張建宗表示,港府秉持務實和三管齊下的策略推動扶貧工作:發展經濟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透過教育、職業訓練和再培訓,提升勞動人口競爭力;為有真正需要的弱勢社群提供可持續的安全網。

  面對通脹壓力,香港財政司近日宣佈了一系列紓緩措施。包括向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和傷殘津貼的人士多發放一個月的津貼;為房委會和房協的租戶代繳兩個月租金等。除了5月1日起實施的法定最低工資,10月起將推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同時把綜援計劃下的社區生活補助金每月金額增至250元,並將其適用範圍擴展至包括非居於院舍而殘疾屬非嚴重程度、健康欠佳或年老的綜援受助人,受惠人數將達到19萬人。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