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下重藥打擊炒風見成效 樓價回落成交量大跌

時間:2010-11-30 13:32   來源:中新網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港府下重藥出招打擊樓市炒風後,成效立竿見影。地産業界指出,新措施已令樓市成交量大跌,樓價回落7%至10%,不少投資者已由短炒轉為長線。不過,有學者認為,新措施不能長期推行,建議政府應開徵資産增值稅,向一些轉手後獲取大額利潤的業主,徵收額外稅款;有立法會議員則認為,要協助市民置業,最有效方法仍是復建居屋。

  《城市論壇》昨日討論港府重拳打擊樓市炒風新措施的成效。香港專業地産顧問商會會長汪敦敬表示,在政府公佈新措施後一日,樓市成交量實時減少五成,至近期成交量更大減七成,而樓價回落百分之七至十。他説,不少投資者已由短炒轉為長線,將物業轉為租盤,近期樓市租盤供應已有所增加,會令租金有下調壓力,預計樓價最終仍有機會繼續回落。不過汪敦敬指出,新措施對已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但未完成正式合約的人士不公平,希望政府考慮豁免有關人士的稅項。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認為,新措施有助樓市冷卻,令買家入市時更審慎。

  嶺大經濟係教授何濼生指出,港府于一九九四年推出措施打擊炒樓時,令當時樓價下跌一成至兩成,但其後在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年撤銷相關措施後,樓價便猛升。他認為,新措施等於剝削私有産權,短期推出壓抑炒樓是可以,但不能持久實行,因為會對香港整個市場的環境及效率産生極大影響,付出代價重,並不健康。他建議港府應開徵資産增值稅或“暴利稅”,向一些轉手後獲取大額利潤的業主,徵收額外稅款。

  不過,另有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為,開徵資産增值稅牽涉層面敏感,有可能影響真正用家,因為這批業主可能因為自住物業升值而換樓,若這批業主要繳付額外稅款,會感到很不公平。他表示,要協助市民置業,最有效方法仍是復建居屋。

  何濼生稱,港府錯誤以為一九九八年樓市大跌的元兇是居屋,其實當年大跌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政府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以低價將單位賣予公屋居民。他認為,復建居屋是增加上車盤的有效方法,希望政府不要過分擔心。

  劉江華表示,社會不應排斥政府推出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計劃。他説,政府未來會因應需求增加“置安心”單位的數目,協助真正有需要的市民上車;而政府未來十年會確定每年有二萬多個私樓單位落成,這是穩妥的做法。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