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遏制炒房連續出手 目標明確效果立竿見影

時間:2010-11-22 15:38   來源:人民日報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香港樓市繼今年經歷3次大規模調控之後,特區政府再度出手:

  11月19日,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在現有最高4.25%的印花稅基礎上引入“額外印花稅”。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也在同一時間宣佈了針對樓市的新措施。所有“新政”即日生效。

  香港樓市,一時間進入觀望和等待。

  目標明確,直指短期炒家

  特區政府此次調控目標非常明確——樓市短期炒家。

  同以往一樣,這一輪樓市調控措施依然是一輪“組合拳”,其中最為人關注的就是歷史性引入針對住宅短期買賣的“額外印花稅”。

  該稅種分3級稅率:6個月或以內轉售的交易,稅率為該轉售交易金額的15%;6個月以上至12個月之間轉售,稅率10%;12個月以上至24個月之內轉售,稅率為5%。

  這意味著,持有物業的時間越短,稅率就越高,這對二手房炒家無疑是一個沉重而直接的打擊。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同時宣佈,所有價值1200萬元或以上的住宅物業按揭,貸款最高額度由六成下調至五成;所有價值1200萬元以下至800萬元之間的住宅按揭貸款,由最高的七成降至六成,但貸款額不可多於600萬元。

  隨後,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宣佈,按揭保險計劃下的所有産品,只接受680萬元或以下住宅物業的申請。

  曾俊華表示,此次調控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毫不猶豫地遏制短期炒賣活動;二是保持樓市健康平穩發展,長遠保障買家和投資者,不妨礙市民置業。

  連環出擊,效果立竿見影

  由於事先並無任何消息傳出,市場毫無心理準備,且樓市新政指向明顯,效果可謂立竿見影。香港樓市20日就開始出現“三減”現象:一、二手房成交減、樓盤貨源減以及業主減價售賣。

  二手市場方面,香港媒體用全面癱瘓一詞形容新措施推出次日的情況。

  中原地産住宅部董事總經理陳永傑介紹説,20日二手物業成交量比13日至少下跌五成,整體樓價未來一個月估計會下跌5%。

  除二手市場受影響外,新樓盤也難獨善其身。太古地産旗下西半山一處樓盤20日開始接受認購,但參觀人數大減。有到場的市民表示,不知政府還會不會有後續措施出臺,入市會更加謹慎。

  受影響的不止買家賣家,地産仲介也普遍預期,隨著樓市回落,他們的生意會大受影響。陳永傑表示,集團會重新評估形勢,再決定未來增聘人手和增加分行的數目。

  樓市瘋漲,港府留有後招

  今年1—9月,香港樓價已累計上升了15%,與2008年的低位相比增幅達到47%。特區政府認為,豪宅市場的“漲價潮”已經開始蔓延至一般市民住宅市場。

  曾俊華認為,在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下,“部分炒家善於利用非常亢奮的市場,企圖營造狂熱氣氛,吸引沒有足夠經濟實力的市民出手”。這一推測,可以從香港樓市短期交易急速增加看出端倪:1—9月份,在1年內轉手的住宅交易量上升了114%,其中84%是300萬元以下的小型住宅,而1年至2年內的交易則減少了18%,種種跡象都顯示——炒賣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這種日趨熾熱的炒風,增加了資産泡沫風險,威脅市民的個人福祉及整體經濟的穩定”。

  根據計劃,“額外印花稅”法例將於下月初提交特區立法會,目前已有多個政黨表明支援政府調控樓市的措施。如無意外,新措施會在短期內開始實施。

  而針對措施推出後的樓市發展,曾俊華強調,“在需要時,我們會再次以強而有力的手法,維持市場健康平穩發展”。(黃拯)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