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戴爾正與PE進行私有化談判 股價大漲10%

時間:2013-01-15 10:17   來源:東方網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1月15日消息,據消息人士透露,戴爾正在進行私有化談判,受此消息影響,到收盤時,戴爾股價大漲12.96%,漲1.41美元,收于12.29美元,目前公司市值約213.5億美元。</p>
<p>  據彭博社報道,戴爾的市值去年下跌了三分之一,兩位消息人士透露,它正與私募洽談,公司可能會被收購。戴爾至少與兩傢俬募公司談判,談判處在初期,可能無法達成,因為私募可能無法提供所需的資金,或者在未來無法退出投資。</p>
<p>  一位消息人士稱,幾家大的銀行也與戴爾接觸,準備提供資金。到1月11日,戴爾市值189億美元。</p>
<p>  戴爾CEO邁克爾 戴爾(Michael Dell)曾利用收購銷售更多的電腦和服務給企業。它是第三大PC商,在市場上難以獲得更多份額,因為消費者轉投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p>
<p>  在私有化談判消息透露之後,到紐約當地時間下午2點15分,戴爾股價上漲12%,達12.21美元。戴爾新聞發言人拒絕置評。</p>
<p>  邁克爾 戴爾持有公司近15.7%的股份,私募要集合股權融資相對容易一些。1984年,邁克爾 戴爾用1000美元在大學創立戴爾,當時他只有19歲。利用直銷模式,戴爾飛速發展。2006年,戴爾曾超過惠普成為最大的PC商,但最近卻面臨新競爭者的威脅。</p>
<p>  根據戴爾截止1月11日的市值,以及它的規模,私有化至少是2007年以來最大的一宗交易,當時KKR用250億美元買斷第一數據公司。它也將是2002年惠普收購康柏以來電腦産業最大的一宗交易。</p>
<p>  自從金融危機以來就一直鮮有大型杠桿收購交易,比如,希捷也曾考慮私有化,但因為估值存在爭議,融資有困難而放棄。</p>
<p>  12月時高盛曾表示,從戴爾的凈現金狀況來看存在融資收購的機會。儘管PC需求下滑,戴爾有凈現金51.5億美元,它可以緩衝下行,為杠桿收購帶來機會。高盛認為:“戴爾可以利用健康資産負債表以達成戰略目的,一些其他的硬體企業凈債務纏身,沒有這種優勢。戴爾目前股價偏低,加上公司持有龐大現金,且邁克 爾-戴爾之前曾討論過私有化問題,我們建立一個模型,協助評估戴爾杠桿收購的潛在可行性及吸引力。結果顯示,戴爾杠桿收購交易存在困難,一方面是外國現金 稅收影響,還有就是交易規模太大,不過,考慮到CEO及創始人邁克爾-戴爾的潛在參與(他擁有戴爾股票的14%),很難完全排除杠桿收購可能。不管怎樣, 我們相信杠桿收購都能幫助股價趨穩。”</p>
<p>  在三季度財報中,戴爾披露,截止2012年11月2日,公司持有142億美元現金、現金等價物及投資,大多在美國之外。如果要進行潛在的杠桿收購,這筆錢相當關鍵,它可以有來回購股份,為交易提供資金。</p>
<p>  高盛認為,資金大部分在海外,如果將資金引入美國,投資者會招來大量稅收懲罰。據分析師估計稅率可達35%,納稅之後只剩下97億美元。由於徵稅前後資金差額太大,給交易造成負面影響。</p>
<p>  2007年邁克爾 戴爾重返CEO寶座,2010年他曾表示,考慮將公司私有化。</p>
<p>  瑞穗證券美國分析師認為:“戴爾有很高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且融資便宜,這可以讓杠桿交易變得容易一些。另外,管理層可以在不受達成季度目標的壓力下, 執行此交易戰略。”不過分析師也指出,因為規模巨大使得交易不可能,特別要考慮到戴爾正在通過收購、資本開支扭轉企業形勢。瑞穗證券維持戴爾股票目標價 10美元不變,評級“中性”。</p>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