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促銷遇冷凸顯信用瓶頸

時間:2012-12-14 15:0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繼“雙十一”全民網路大採購後,網商們又推出了所謂“雙十二全民瘋搶運動”,促銷包括歷史最低,7天退換貨、全國包郵等誘人內容。實際上,在“雙十一”和“雙十二”中,網商們比網民們更加摩拳擦掌,你根本搞不清楚在瘋狂的網路搶購中,到底是網商賺了網民的錢,還是網民佔了網商的便宜。</p>
<p>  但在如此短時間內推出密集的網路促銷,不能不讓人有審美疲勞。而且無論是此前的京東與國美蘇寧的所謂價格戰,還是“雙十一”全民網路大採購,都已經暴露出偽低價、明折扣暗調價、物流服務大爆倉等一系列矛盾。不少網民自認上當的案例,更是給沸騰到極點的網路促銷澆上了一盆冷水。如果在網路促銷中賺得盆滿缽滿的網商們,不從表面繁榮中看到隱藏的危機,不及時對存在的弊端加以改進完善,那麼網路促銷的頂峰也即衰落的開始。</p>
<p>  實際上,網路交易一直以來都面臨社會信用的重大挑戰。當初淘寶為了解決網路交易的信用難題,創造出了支付寶這一第三方監管模式,由此部分解決了網路支付的風險,也極大解放了網路所蘊含的市場購買潛力,造成了今天的淘寶奇跡。</p>
<p>  然而,網路交易依然面臨在現實操作會碰到的同質化難題。比如網路低價促銷商品的品質保證,雖然網商們推出了貨到付款、先試用(主要是針對衣服)再付款以及網路差評處罰制等制約路徑,但是網路交易的品質糾紛依然呈上升趨勢。這裡面不僅包括團購網站頻繁曝光虛假宣傳,更出現了大量網民個人資料泄密的“泄密門”,還有所謂的“錯價門”、“供應商欺詐醜聞”等。每一樁醜聞的出現,都是對網路交易社會信用的傷害。</p>
<p>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2011年交易額達6萬億元,同比增長33%,但數據的光鮮掩蓋不住網路信用體系本身的脆弱。網路特有的開放性、進入門檻低,雖然能夠發揮出短時間高速發展的比較優勢,但是也同步大大增加了信用鑒別難度。而幾大網商對於價格戰的頻繁使用,也在遭遇著網路交易規範化的倒逼。</p>
<p>  過度的價格戰難以長期維持,因為網貨並非完全虛擬構成,它的主要來源依然是現實供貨商。網路交易的物流、倉儲、促銷成本與日俱增,指望像以前那樣進行比傳統交易成本低得多的商品促銷,逐漸成為不可能。因此,如果網路促銷陷入帶有欺詐性質的偽促銷事件,網路産品在不斷增多的投訴中成為“低價低質”的代名詞,網商們苦心經營了這麼多年的社會信用度就會滑向歸零的危險邊緣。    </p>
<p>  因此網路促銷必須突破信用瓶頸,要進一步對商品品質、賣家準入門檻進行規制,同時網商自身也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應當更多與下游的中小賣家建立共贏關係,而不是一味採用霸王條款壓制中小賣家的合理訴求。政府也需要發揮無形的手的監管作用,逐步推進網路交易的制度化、法律化,否則網路促銷遲早會陷入信任危機。(畢舸) </p>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