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情力捧烹飪機器人 專家直言這只是商業噱頭

時間:2012-04-19 14:14   來源:中國網

  上市公司湘鄂情力主推烹飪機器人,收購重組上海齊鼎“味之都”中式快餐連鎖後,準備以此為賣點。

  這是新華社稿中的一段表述。公司探索新商業模式,無可厚非,但不知怎地,腦子裏“嗖”地想到了兩部電影,一部是卓別林主演的《摩登時代》;還有一部是法國喜劇電影《好漢還是孬種》(又譯為《美食家》),由路易德菲耐斯主演的。不認識這個路易?《虎口脫險》裏的指揮家!

  《摩登時代》展現的是人與機器的衝突,批判了工業化對人性的摧殘,卓別林演的流水線工人查理一天工作十幾個鐘頭,就幹一樣活:擰螺絲。擰啊擰,擰得眼冒金星,頭昏眼花,“高富帥”當成“屌絲”,最後連“白富美”和螺絲也不分了。見到了美女身上螺絲狀的扣子,上前狠狠地擰一把,一聲尖叫和“臭流氓”,查理徹底“暈菜”。

  我很怕烹飪機器人也犯倔犯渾,肉絲非直徑三毫米的不炒,豆腐定要七成熟,芹菜不能太老,還有宮爆雞丁,雞肉和花米的比例得絲毫不差。否則就撂挑子不幹,另請高明吧。這樣,上市公司玩的噱頭就要泡湯了,就像上海話説的“西洋鏡戳穿了”。

  烹飪、餐飲服務人的味蕾,伺候人的五臟六腑,絕對是頭頂大事。中國的餐飲文化淵源流長,傳統美食的精髓,斷不能通過幾隻機械手臂來複製。據説,國家級烹飪大師用蘿蔔雕出的開屏孔雀,能看到羽毛的細微感;同樣,一分鐘內把活雞變成一盤生炒仔雞,也斷非流水線作業所能。此前,洋快餐把炸馬鈴薯絲浸油、起鍋的時間精確到幾分幾秒,已經讓人頗有微詞。洋快餐如此,何況我泱泱大國的美食。

  在法國喜劇片《好漢還是孬種》中,美食雜誌主編杜士曼先生具有天賦異稟的嗅覺和味覺。他的美食觀遭遇一個妄想獨霸法國餐飲業的快餐大亨的挑戰。大亨企業內以工業化生産烤雞,全是化工原料加染色劑,完全是垃圾食品。為了捍衛法國飲食文化,最終杜士曼父子兩人聯手揭穿了這家企業的真面目。

  劇中有句臺詞印象很深刻:真正的美食來自於人的心靈,而不是機器。

  這部電影原名《美食家》,在國內上映時被翻譯成了《好漢還是孬種》。就借這個奇怪的譯名,給讀者出個二選一的選擇題。飯店靠機器人炒菜,YES OR NO?(要還是不要)

  對於機器人炒菜,中國烹飪大師胡忠英早有聽説。前幾年,他在電視上偶然看到,“説是1台機器人1小時可以做出一個團的伙食。”聽了這個數字,他也嚇了一跳。“目前還沒有親眼見識過機器人炒菜。”胡大師笑著説,一些簡單的炒菜可能機器人的確能夠根據設置好的程式進行操作,比如糖醋排骨這樣的菜,人先給機器做好準備工作,然後機器來“炒”。“甚至這次杭幫菜博物館成立的時候,我也有過這樣的設想,如果真有這樣的炒菜機器人,博物館也可以引進2台,做個簡單的杭幫菜設置,讓老百姓也可以親自來操作,體驗一下。”

  胡大師也告訴記者,機器人炒菜會有個很大的局限性。“要做出真正地道的中式菜,不是那麼容易的。”他表示,就像叫花雞,要包上荷葉,裹上泥,烤3個小時,機器人顯然不可能做到這麼精細;而我們的西湖醋魚,燒的時候需要在水裏汆一下,這個機器人估計也沒辦法來完成,他們來做這些菜,味道肯定不能原汁原味。

  “沒見識過,也沒聽過杭州有餐館用上機器人。”接到記者電話後,九佰碗餐飲連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宇馬上在網上搜起了這條消息,看了之後告訴記者,如果真能做到100多道菜機器人來炒,那可是對中式快餐的很大突破了,得是非常自動化,能夠自動控制烹飪的力度和過程。“還是需要眼見為實,到底能不能做出來,炒出來的口味如何。”

  浙江外婆家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表示:“現在面、饅頭、蛋撻這類的産品都有你們所説的機器人在做,不過傳統菜,我覺得機器人炒不起來。”他認為,傳統的中菜對火候、炒菜的力度等都有一定要求,這不是機器能夠完成的。“部分用機器來替代也許可行,比如説簡單的煮煮熟啊,而我們傳統烹飪文化的精髓,機器人是沒辦法掌握的。”  在採訪中,也有業界人士很直接地説:“可能是宣傳的吧,搞個噱頭。”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