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達山過期奶包裝再上市 經銷商欲銷毀

時間:2012-03-15 08:59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有媒體記者臥底調查之後發現,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完達山)存在將變質和過期的牛奶重新勾兌後再次上市銷售的問題,消息一經報道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而日前,因過期、臨過期完達山奶粉處理問題協議未達成,完達山經銷商北京福祿永盛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祿永盛)表示將公開銷毀近百萬元過期、臨過期奶粉,至此,完達山過期奶問題進一步發酵升級。在此之前完達山已經因“早産奶”事件在業界引起了一定的反響,而此次媒體記者暗訪完達山“過期奶”的報道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完達山回收奶“改裝換面”之後重新上市

  據中國商報記者報道,在他所暗訪的完達山包裝車間,牛奶堆得亂七八糟,很多牛奶因包裝破損已經變質,一股股酸臭味在車間內四處瀰漫,令人作嘔,連員工穿的工作服也疑似被很多人穿過許久未洗而顯得特別臟。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大約堆放了4000箱需要重新處理的牛奶,包括學生奶、純牛奶、原生帶凈純奶、臻醇高優質牛奶等,一部分是在生産過程中和物流運輸過程中弄破的,還有一部分是從超市回收的過期奶。而這些牛奶,不管是什麼種類,工作人員都要將破損的牛奶倒出來放置在同一個容器裏,據他了解,這些變質和過期的牛奶將被勾兌成新鮮牛奶重新上市銷售。 

  該記者在暗訪期間竟然目睹了因兒童奶“智匯星”生産線出現問題而散落一地的液體奶,被不慌不忙的工作人員拖把吸回後倒入回收牛奶推車的一幕。 

  對於過期奶回收利用的問題,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曾表示,“回奶很有可能直接用來勾兌牛奶,如果是塑膠袋包裝的乳製品,包裝所佔的成本非常小,而奶源會佔到50%,但如果是百利包乳,奶源佔的比例在30%至35%左右,這樣綜合計算,如果用回收奶代替新鮮奶源,最多可以節省50%的生産成本。”

  據了解,完達山乳業的內部員工表示這些回收奶將被重新勾兌成鮮奶。 

  補償協議未達成 經銷商“兩邊受壓”生存難

  “因為這個貨已經沒有價值了,更不能流入市場産生危害,要不會被追究責任。” 福祿永盛銷售總經理戰宇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據該媒體報道稱,去年和前年福祿永盛從完達山總部進了一大批系列、高端、零售價賣二三百塊的新産品,“當時公司要求必須進貨,必須進多少,不進的話經銷商就別幹了,前期費用也不給了”,戰宇飛這麼跟記者説。與此同時,因完達山高層管理頻繁變動,曾承諾的不少促銷支援均未兌現,導致産品大量積壓。但是當福祿永盛多次與完達山進行溝通,要求給予一定補償費用時,雙方未達成協定,因此一怒之下戰宇飛表示將公開銷毀價值80余萬元的過期、臨過期奶粉。 

  福祿永盛是完達山在北京的三大經銷商之一,該公司銷售完達山奶粉已經有10年以上歷史,完達山在北京市場每年銷量約2000萬元。據戰宇飛介紹,作為經銷商的福祿永盛不時會遭遇完達山 “強制壓貨”、“不兌現承諾”、“低價衝貨”,應對奶粉積壓、過期承擔主要責任。 

  當前,完達山“市場管理混亂”、“外地低價衝貨”等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乳品銷售活動,在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中,有了這樣一句話來形容經銷商的無奈,“在戰宇飛看來,經銷商在與完達山、超市的生意中,常常處於弱勢,“兩邊受壓”生存較為困難。”

  官方回應被指沒有針對性:經銷商因經營不善所致

  而對於“問題奶”被疑重新包裝再上市、經銷商欲銷毀近百萬元積壓奶的問題,完達山的回應似乎不太讓人滿意,被指沒有針對性,很多網友表示,完達山行銷公司總經理王利的説法含糊其辭並沒有直接解釋補償協議未達成的真正原因,稱其沒有針對性。 

  王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銷毀過期奶粉符合規定,完達山不僅支援,還將派員進行監督。對於上述産品積壓的原因,王利表示,是因為福祿永盛“經營不善”。 

  另外他告訴記者“我們在合同當中都有明確規定,經銷商購買完達山産品後,非品質問題不得換貨和退貨,在購買貨物的時候都已把所有費用匹配到位,任何在計劃費用外申請的費用,必須提前申請。他所説的(承諾)有些人答應也好,或者其他情況也好,都屬於個人行為。”

  王利認為,福祿永盛高調宣佈將公開銷毀過期産品的做法或存在試圖影響完達山品牌的想法,不過完達山對銷毀行為表示完全理解和支援,並且還將派員監督。王利表示,“銷毀這些産品説明它經營不善,公司也多次告知有過期的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公開銷毀符合公司的要求,主要防止産品進入流通領域,危害消費者權益。同時我們也已經和它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溝通、備案。”

  另據聯商網報道,自2009年下半年開始,完達山公司人事開始頻繁變動,從賈曉明經理到楊建兵經理前後歷時兩年半的時間。在此期間,為完任務拿獎金,對經銷商惡意壓貨,市場衝貨嚴重,價格倒挂,承諾不兌現,市場維護不力,導致完達山在北京的銷售嚴重下滑,大量市場退貨、壓貨,最終導致大批大日期産品因為沒有有效的促銷政策和必要的費用支援而退回。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