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産業化工作會議探路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時間:2012-11-28 10:08   來源:人民日報

  農業産業化助推城鄉一體化

  農業産業化發展對夯實農業基礎、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産品有效供給、推動農村經濟繁榮發揮了重大作用。當前,我國各類産業化經營組織達到28.4萬個,輻射帶動全國40%的農戶從事農業生産經營;龍頭企業11.1萬家,銷售收入5.7萬億元,所提供的農産品及加工製品佔農産品市場供應量的1/3,佔主要城市“菜籃子”産品供給的2/3以上。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新型經營主體如何培育?未來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怎樣構建?11月26日—2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産業化工作會議上,與會代表進行了積極探索。

  農業産業化組織成為現代農業建設重要主體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農業産業化已成為對接分散小生産與社會化大市場的重要途徑,成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重要依靠,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重要力量,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突出亮點,為農業農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經營組織實力不斷壯大,有力促進了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提升。十年來,以龍頭企業為主的産業化經營組織快速發展,優化了農業生産經營組織形式,注入了現代農業生産要素,已經成為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市場供應的重要主體,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發揮了重要支援促進作用。

  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孫中華介紹説,2002年以來,全國各類龍頭企業對農産品原料基地投入資金年均遞增23.8%,2011年超過3000億元,其中改良土壤、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達1000多億元。

  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站長陶懷穎認為:“龍頭企業上連基地,下接市場,他們不斷強化良種繁育、原料基地等上游産業鏈建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拓展包裝儲藏、物流配送和市場行銷等下游環節,初步形成了産加銷、貿工農相互配套、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

  截至2011年底,各類産業化組織輻射帶動種植業生産基地14.7億畝,佔全國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0.5%,比2002年增長1.7倍;帶動牲畜飼養量14.2億頭,佔全國牲畜飼養量的77.5%,比2002年增長1.8倍。

  産業化帶動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業産業化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是農業産業化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農業産業化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連貴説。

  2011年底,各類産業化組織帶動農戶數達1.12億戶,比2002年底增長54.5%;農戶從事産業化經營年戶均增收2477元,比2002年底增長2.6倍。

  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通過保護價和加價收購農産品、利潤返還、股份分紅等途徑,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關係,達到互利共贏。截至2011年底,通過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種較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方式帶動農戶的産業化組織數佔總數的98%,比2002年提高了約20個百分點。

  “我國農業産業化進入快速發展、創新提高階段,由數量擴張向品質提升轉變,由單個龍頭企業帶動向龍頭企業集群帶動轉變,由鬆散型利益關係向緊密型聯結轉變,由注重單一環節向拓展産業鏈上下游多環節轉變,對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説。

  農業産業化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十八大報告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強調要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通過什麼途徑、依靠什麼力量、採取什麼辦法來推進和實現‘一體化’、‘四化同步’?充分發揮農業産業化作用就是重要的現實選擇和可靠力量。大力支援促進農業産業化發展,可以推進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範推進發展現代農業、服務引領農民參與現代化進程、促進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韓長賦表示。

  江蘇省農委主任吳沛良認為,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將進入重要機遇期,這也為農業産業化和龍頭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所研究員張曉山分析説,我國每人平均GDP突破4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意味著農産品消費需求也進入到新的增長階段,呈現多樣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為農業産業化和龍頭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環境。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介紹説,今後我國將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記者 馮華)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