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效益下滑 但尚未全行業虧損

時間:2012-11-09 11:15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8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紡織行業品質大會上表示,目前紡織工業在整個製造業中間還不算最差的行業,從效益來講,紡織工業是效益明顯下滑,但是還沒有到全行業虧損,實際上現在的利潤率還超過4%,比過去十年的平均利潤率還要高一點。

  從紡織整個産業鏈來看,不管是服裝,家用紡織品,還是産業用紡織品還保持了比較好的增速,儘管增速明顯放緩,但服裝、家用、産業紡織品目前的增速應該是比較理性的增速,不是過快的發展,或者過熱的發展。現在影響最大的第一是出口,第二是棉紡行業和化纖行業。國際市場低迷對我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前三個月出口1926億美元,只有1.04%的增長。但是,9月份有1.04%的增長已經比6、7、8三個月情況略有好轉。

  棉花政策問題牽扯到棉花産業競爭力的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可能在短期內國內外棉花的差價,還難以完全解決。現在棉花進口是要配額的,是要有稅的,而棉紗進口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尤其是從東南亞進口棉紗,現在是零稅務。這個問題可能會對於今年、明年整個紡織全行業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生産要素成本上升過快,造成了我們國際競爭能力也略有下降,一些服裝成衣,尤其針織成衣的訂單向東南亞流失,也是造成我們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紡織行業和其他行業碰到的問題一樣,第一是國際市場低迷,第二生産要素成本上漲。而棉花方面的問題是我們的特殊問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對目前的形勢提出:第一、儘量少用棉花。第二、要儘快的要用化纖纖維取代棉花,這是整個行業結構調整,包括品牌問題,包括整個行業發展問題。

  談到紡織行業的品質工作,高勇介紹説,現在紡織行業在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已經有38個,其中服裝行業16個,國家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特色産業基地1個,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福建五各省的省級技術企業中心有11個。各地還有很多産業集群或者專門成立的紡織行業生産力促進中心。2012年紡織行業品質獎的申報企業數量數據顯示,這些申報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的均值3.67%,新産品産值率50%,利潤率8.87%,這個是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的,大概比行業平均水準高一倍還多一點,萬元産值能耗率0.1一噸標煤。 行業的品質管理辦法,今年我們申報的49企業分析,指向管理的認證情況遠遠高於行業的平均水準,這49家裏面只有一家沒有通過ISO9000的認證,通過社會責任認證的要超過53%。基本上都實施了AAAAAA的管理系統。創新爭優,推動了卓越績效模式,行業的優秀企業申報全國紡織品質獎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全國紡織行業品質獎申報的企業遍佈了全國11個省市、直轄市。

  談到行業品質工作中間存在的問題。高勇表示, 紡織行業主要問題是服裝使用説明不合格的最多,佔59.9%,其他的很多羽絨含量比較突出,在童裝和襯衫的問題上,主要是PH值,抽檢當中HP值的不合格率平均15.8%。 實相對來説,可能老企業、國有企業品質管理體系還好,新興企業發展的很快,品質管理體系相對弱一點。

  中紡聯在公佈十年強國綱要中間,專門把品牌問題,品牌的發展作為綱要之一。高勇表示,要把科技、品牌,可持續發展和人才作為相同重要的地位來抓。(記者 張庶卓)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