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産量再現回升勢頭 價格好轉或曇花一現

時間:2012-12-13 14: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今年我國鋼鐵業陷入新世紀以來的全行業虧損。儘管10月鋼協會員實現扭虧,但是在扣除投資收益後,鋼鐵主業仍在盈虧線之下。由於此前鋼企停産檢修,粗鋼産量曾有所下滑;再加上下游需求出現復蘇,鋼價曾出現短暫好轉。但目前,粗鋼産量再現回升勢頭,鋼價也出現回調,令鋼鐵行業全年扭虧壓力重重。

  鋼價面臨下行

  産能過剩一直是困擾我國鋼鐵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今年7月以來,中鋼協會員企業曾通過減産、檢修等措施控制産量,緩解了企業效益的持續下滑。不過,11月粗鋼産量再度出現上漲,鋼價未來走勢仍面臨考驗。

  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曾表示,“鋼材日産量如果維持在190萬噸或以下的水準,鋼鐵行業就能夠産生效益。一旦放量,行業效益就急劇下降。”但從目前來看,我國粗鋼産量已再度出現回升勢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全國粗鋼總産量為5747萬噸,日均産量達到191.6萬噸,環比增長0.52%,同比增幅則高達13.7%。1-11月粗鋼累計産量為6.6億噸,同比增長2.9%。

  在粗鋼産量回升的同時,鋼價也有所回調。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鋼材市場在11月以下跌為主,但板材價格相對堅挺,不少鋼廠選擇加大馬力生産,以盡可能減少虧損額。未來天氣逐漸轉冷,鋼材需求下降,鋼價下行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從已經披露全年業績預告的15家鋼企情況看,鋼企對於全年的業績預期並不樂觀。馬鋼、南鋼、沙鋼、重鋼等8家鋼企預計全年虧損,武鋼、韶鋼松山、大冶特鋼等公司則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

  中鋼協人士表示,四季度鋼鐵産量如果再度增長,明年一季度的形勢也難以樂觀。目前來看,鋼企全年扭虧的難度很大。

  鐵礦石供給將提升

  作為鋼鐵生産大國,我國的鐵礦石卻長期受制於人,相對較高的礦價吞噬了鋼企大部分利潤,為企業的生産經營帶來極大壓力。

  今年鐵礦石價格從高位大幅下滑。但是隨著鋼鐵産量的回升,11月鐵礦石價格出現波動上行。數據顯示,11月末國産鐵精礦價格為866.36元/噸,環比上漲13.49元/噸,漲幅為1.58%;進口鐵礦石(粉礦)到岸價格為122.32美元/噸,環比上漲8.04美元/噸,折合人民幣價格為900.09元/噸,環比上漲57.63元/噸,漲幅為6.84%,比國産礦高4.26個百分點。

  據中鋼協人士透露,目前我國鐵礦石需求量中有六成依賴進口,國內僅能滿足40%的需求量。未來隨著國內産量提升,國內礦的佔比要提升到45%以上,但仍然不能改變進口礦佔比大的格局。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也表示,近年來鐵礦石資源成本壓力對鋼鐵企業生産經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目前,國內礦山正在加快建設步伐。業內預計,到2016年,國內鐵精礦可以增加8000萬噸到1億噸,世界鐵礦石有望增加5-8億噸。目前全球鐵礦石貿易量約11億噸。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企業已經通過海外並購、參股入股等方式加快進入境外鐵礦石生産領域,與國外礦山企業的合作也不斷增多。未來鐵礦石的供給將大幅增加,這意味著,鐵礦石價格將逐步進入下行通道,且波動的幅度將逐步收窄。(本報記者 于萍)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