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扭虧要靠轉型

時間:2012-11-21 15:03   來源:濟南日報

  今年,國內鋼材價格走勢非常不穩定,長材市場始終弱勢下滑,而板材市場方面,由於前段時間漲勢過快,而市場消化又未跟進,所以這兩日也略顯疲態了。近日市場傳來“今年鋼鐵産能將突破10億噸”的消息,這讓商家非常擔憂,對市場的樂觀程度一下就降溫了不少。

  14日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在召開的“第三次鋼鐵行業運作發佈會”上表示:“今年全年産能可能突破10億噸,産能過剩是鋼鐵行業困境的‘癥結’所在。”王曉齊表示目前鋼鐵行業的過剩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競爭的範圍,因此導致國內鋼鐵行業出現議價能力弱,整個市場爭相定價、惡性競爭的局面。鋼鐵産能過剩是鋼鐵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但是不管國家如何整治,産能過剩的現狀仍然沒有改善,據中鋼協的調研報告顯示,去年底形成的煉鋼能力就有9.7億噸,今年全年産能可能突破10億噸,這個數據更是讓商家對後市的信心大減。

  産能過剩大局已定,這對於很多鋼企來説,無論如何淘汰落後産能、降低生産成本都已回天乏術。在筆者看來,實現鋼企扭虧需要轉型發展,而並不是單純圍繞鋼鐵生産做文章。從鋼鐵行業的長期發展來看,在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前,行業很難真正走出困境。“十五”以來,我國鋼鐵産能持續快速增長,“十一五”期間,我國鋼鐵産量比上一個五年增長了2.75億噸,增幅達80%,至2010年已佔全球鋼産量的 44%。雖然從2011年行業進入寒冬後,部分企業開始減産,許多大型鋼廠也有意識地控制産量,但都沒有實現鋼鐵主業上的扭虧為盈。

  首先,需正視鋼企虧損問題,更主要在於鋼企的自身認識。一年有冷、暖季節交替,而行業發展同樣存在波峰、波谷,不應憑一時狀態判斷整個行業,換句話説就是要認識到鋼鐵行業並非走入“夕陽”。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中,多個行業都曾出現類似情況,如上世紀80年代家電行業洗牌,如今的汽車、紡織等行業,都經過高度競爭後市場淘汰,最後只剩下一些排頭兵式的企業存在。轉看鋼鐵行業,相信在經過競爭淘汰之後,也必定會出現數個世界級企業。

  其次,行業面臨洗牌,這意味著鋼鐵主業産品稱王稱雄的時代結束,當然這並不是行業的結束或企業的結束,産品的市場飽和帶來的是為産品配套服務的巨大市場。筆者認為,鋼鐵企業發展非鋼産業,首先要立足鋼鐵主業,圍繞鋼鐵上下游産業鏈做文章。經營案例表明,採用相關多元化拓展業務的道路相對平坦,鋼鐵企業熟悉鋼鐵産業鏈及相關環境,圍繞産業鏈開拓新業務能夠降低風險。新日鐵等國際鋼企發展非鋼産業,一般都是在企業內部項目積累了豐富經驗後,才進一步將業務拓展到企業週邊,然後獨立經營。而實際上,這幾年我國鋼廠圍繞産業鏈做文章,收穫亦很多。向下游延伸,客戶服務中創造價值,由生産型企業向生産服務型企業轉變,積極延伸價值鏈。各家鋼廠在各地建設鋼材加工配送中心、物流園區。這些做法都得到了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肯定和社會的認可。

  最後,鋼鐵行業也要注意謹慎開展多元化業務,一個行業的容納度是有限的,進入一個行業,要做好充分準備。近年來,鋼鐵企業比較浮躁,特別是職工多達數萬人的國有鋼廠,發展非鋼産業時並不用心考慮市場前景,盲目涉及,引發了不少“養豬”之類的笑話。在筆者看來,金融危機後,國有鋼鐵企業看到做實業艱難,但憑藉政策、融資優勢,涉足房地産或金融業是可取的。2011年中國前10大鋼企中,過半涉足房地産領域,包括河北鋼鐵集團、寶鋼集團、首鋼集團、鞍鋼集團、山鋼集團、馬鋼集團等。而近期房地産也漸露疲態,可以考慮開設小額貸款公司從事金融業,或涉足城市公用設施建設等方面。許多鋼鐵企業“個頭”很大,但不能因此就難得轉變,如何既保持“體形”又靈活善變才是鋼企需要培養的。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