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鋼鐵企業復産熱情回升、下游用鋼行業出現企穩跡象等因素讓人對鋼市的“暖冬”行情有所期待,但鋼鐵業根深蒂固的結構矛盾依然現“寒意”。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國內鋼市近期先揚後抑,遠期市場的行情再度走弱。
據監測,在最近一週內,國內現貨鋼市的成交較前期減弱。雖然在局部市場上,一些鋼材資源在部分規格上有“斷檔”現象,但總體行情依然在窄幅震蕩。一週之內,前半程主要品種的價格小幅上揚,隨著鋼坯價格震蕩下行,遠期市場走弱,後半程鋼價開始趨穩盤整。市場人士最為關注的是,鋼廠復産熱情又在上升,而北方市場已在逐步進入消費淡季,供與需之間的“不和諧音”又在增加。
據分析,在板材市場上,價格出現震蕩。上海、北京等大部分市場的中厚板價格一週內基本持平,有些市場出現了小幅波動,但噸價的漲跌幅度多在10至50元之間,市場成交較前期更為清淡。宏觀數據雖然顯示經濟有築底企穩的良性趨勢,但下游行業的用鋼需求短期內難以出現實質性的改善。熱軋板卷的價格也是前高後低,成交偏淡與局部市場、局部規格“缺貨”的情況並存。北方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明顯下降,當地鋼市的敏感度極高,商家報價已有下調。
在建築鋼市上,價格同樣是先揚後抑。作為建築鋼最為直接的“前道成本”鋼坯價格出現弱勢盤整,這對現貨鋼市産生了一定影響。鋼市的終端採購基本還是按需為主,成交的釋放十分有限。目前在供需之間能夠起到階段性調節作用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鋼廠的出口情況還差強人意,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國內市場的資源壓力,鋼廠向鋼貿商轉移庫存壓力的力度還能夠保持一定的彈性。但是,鋼廠復産勢頭增強之後,情況就難説了。
相關機構分析師表示,在“穩增長”的背景下,有人對鋼市的預期有所好轉,認為“今年冬天可能不太冷”,有人更是提出了今年鋼市會有“暖冬”行情的判斷。但是,從不少用鋼行業的實情來看,如何回暖,何時回暖,多大程度的回暖,尚需要觀察。目前唯一可以看得較為明白的是,國內粗鋼産量在恢復,帶動鐵礦石等成本上升,反過來擠壓鋼鐵生産的利潤率,進而壓縮鋼市調整的空間。(記者 李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