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進軍移動瀏覽器市場 稱瀏覽器是慢産品

時間:2012-12-19 11:21   來源:東方網

  業界有個觀點:搜狗CEO王小川“看淡手機瀏覽器”。理由是王小川曾表達過兩個看法:1、手機瀏覽器與“雲”的匹配程度遠不及PC平臺那般天然;2、PC時代link是網路結構的核心,移動時代“link已死”,瀏覽器解析連結的作用幾乎為零。

  此外,還有一個“鐵證”:作為PC時代端實力最強的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搜狗居然遲遲沒有推出自己的手機瀏覽器産品。

  但如果依此判斷搜狗不會發佈手機瀏覽器,這是誤讀。實際上,王小川的上述觀點一定要在當前移動網際網路語境之下才能成立,換句話説,現在手機瀏覽器的入口價值並沒有徹底顯現,至於未來,慢慢看。

  最近,搜狗手機瀏覽器來了。當我看到這個新聞,先是竊笑“王小川真會放煙霧彈”,但在體驗揣度了這款産品的産品思路後,我堅定地認為:王小川表達的上述觀點是真誠的,也是睿智、獨立、穩健的判斷。

  讓我們從大佬移動佈局的心態説起。

  一、大佬移動産品佈局的三種心態

  第一種叫“打機關槍”,甭管有事沒事,掃他一梭子,指不定打到一頭野豬,運氣不好打到一隻野兔也不錯,放空槍也無所謂。這是哪家大佬,大家自己對號入座,幸運的是,這家大佬已經打到了一頭肥野豬。

  第二種叫“甩炸彈”,有重心和核心投彈點,隨之向外找自己的轟炸半徑。不過受制于iOS的封閉、Andorid分發的零散,且自己通過做特供機曲線救國的路子不順,“炸彈”的周邊帶動力並不強。

  搜狗style是什麼呢?“狙擊手”。作為一家體量只有1000多人的公司,搜狗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指哪打哪”。即便在戰略級産品的規劃上,也是有優先級,有層次感,甚至要求獨具慧眼。

  在PC時代,當時各種Desktop Search滿天飛、希望把入口通過搜索延伸到桌面的時候,只有搜狗先押寶輸入法。而隨後的“三級火箭”戰略更是這種産品心態最大的産出——百度的“框”是橫向鋪開,騰訊微信成功的背後是上千款産品的黯然失色。對了,360也是“火箭”,但需要補的功課也多。

  而在移動時代,王小川操持的家務依然精打細算,對這位少年時代就展現高IQ的年輕BOSS來説,踩準每一個點比什麼都重要。

  二、為什麼手機瀏覽器是“慢産品”

  看看搜狗如何做手機瀏覽器?我估計業界還在爭論UC和QQ誰是第一,或者去研究海豚的B2C(back to China),倒沒注意到搜狗的一個細小動作:在第一版的iOS産品中,搜狗小心翼翼的推了一個“網頁關注”功能——這看起來是把瀏覽器當成一個RSS訂閱器(技術原理並不是RSS)。

  為什麼説“小心翼翼”?我認為這又是“搜狗Style”在作祟。這麼一個産品嘗試背後的理論支撐其實正是開篇王小川表達的觀點。

  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功能,實際上競爭對手已經跟上來推出了類似的功能(QQ的“精品閱讀”、百度的“聚合閱讀”),但恰好是這種“不謀而合”,印證了搜狗在手機瀏覽器上踩準了第一個點。

  看得出來:1、搜狗不認為現在的手機瀏覽器産品方向是對的;2、搜狗還沒有完全想清楚怎麼做手機瀏覽器;3、搜狗在嘗試做一款不太一樣的手機瀏覽器産品。

  搜狗有時間“小心翼翼”麼?有!看看手機瀏覽器有多“慢”就知道了。

  1、native app和web app的拉鋸沒個定論。只要web app沒有明顯的優勢,手機瀏覽器就成不了最強悍的入口。現在很多選擇兩者兼而有之的Hybrid app,短期內根本看不到一統江湖的明朗。

  2、即便有一天web app笑到最後,移動入口之爭或許已經完結了,或者説手機瀏覽器的分發已經拱手讓人了,比如Siri型産品。搜狗選擇語音助手和瀏覽器一起開工是明智的,移動端的“N級火箭”現在還不清晰,但誰都難預料不是Siri+瀏覽器。

  3、現在的手機瀏覽器還是wap時代的遺産,離其最終形態還遠。觸控屏、智慧機的普及,正在擊碎即有的産品思路,這個過程註定是緩慢的。

  三、所以,搜狗做手機瀏覽器有戲麼?

  現在的native app有個天然的弱勢:迭代週期長。這個很煩人,Andorid也許好點,iOS很痛苦。這就要求每一個點都要踩到位,恰是“搜狗Style”的優勢。

  來看看現在的競爭對手,UC有用戶積累,QQ産品做得不錯,360有待打磨,海豚是技術范兒,搜狗是什麼?如果PC平臺還能找到“雙核”這個絕妙的點,以“高速雙核”見長,那手機瀏覽器的競爭分水嶺在哪?

  我認為,搜狗是否能在手機瀏覽器上有所建樹,取決於“搜狗Style”能不能在嘗試過諸如“網頁關注”這些探索型功能之後,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定位。手機瀏覽器市場很難有殺手锏在握,圍繞核心價值做加法,才是立足之道。

  不管如何,這是一場混沌焦灼的馬拉松,而且跑得快並不一定是最後的贏家。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