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局局長:民航服務鏈就要保安全、保正點

時間:2012-07-26 09:09   來源:新華網

  在25日召開的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座談會期間,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針對民航業發展最新態勢,就我國民航發展國家戰略的核心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適應從城鎮化向城市化發展的新要求

  記者:座談會期間,每位與會者都獲贈送一本《航空大都市: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有什麼特別考慮?

  李家祥:城市發展與交通方式密切相關。在城市化階段,交通運輸方式進入航空運輸時代。去年有篇“航空大都市,全球城市的未來”的文章,業內影響比較大。文章摘自一本專著——《航空大都市: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給每位與會者贈送的這本書,以許多國際大都市發展案例為佐證,論述了以機場為中心的未來城市發展新模式。

  記者:必須從城市化進程來看待民航業發展?

  李家祥:交通運輸方式演變與社會進步有密切關係。航空運輸成為繼海洋、內河、鐵路、公路之後,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五個衝擊波。上世紀80年代,要致富、先修路。現在要開放、修機場,要想強、上民航。在經濟全球化下,航空運輸適應國際貿易距離長、範圍廣、時效強等要求,成為經濟發展驅動力,是現代化國際經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依託。我國民航業將進一步促進由城鎮化向城市化方向發展。

  全面走向現代化的“臨空經濟”

  記者:民航不只是一種交通運輸方式嗎?

  李家祥:一些地方政府僅將民航看成是一種交通運輸方式,中小機場“熱熱鬧鬧修機場,招商引資跟不上,人流物流難聚集,飛飛停停沒希望”。有的幹線機場“投入鉅資擴機場,統籌謀劃跟不上,機場周邊空蕩蕩,航線航班難增量”。改變這種狀況,應該把民航業納入地區發展總體部署,依託機場規劃發展航空經濟,特別是臨空經濟,使機場周邊及鄰近區域成為特色經濟、優勢産業、新興産業聚集區域,實現民航與區域經濟社會互動發展。

  記者:您的意思是要跳出就機場論機場的發展思路?

  李家祥: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要吸引航空公司來飛,增加航線航班,機場就發展了。事實上,各機場定位不同,國際門戶樞紐機場,地區樞紐機場還是支線機場,客運主導還是貨運主導,重點發展低成本航空還是特定航空運輸市場,只有定位明確,形成網路,才能釋放潛力。特別是我國中小機場多處於地市級城市,客貨流量小,航線少、航班頻率低,這又使航空運輸不能滿足需要。如果建立網路型航線結構,客貨通過區域性樞紐機場轉机,擴大對中小機場航線輻射範圍,等於增加航線數量。區域航空樞紐有了規模,更能帶動中小機場發展。我們深切感受到,省區市成立機場管理運營機構,統一管理行政轄區內所有機場,有利於統籌經濟發展。

  民航服務鏈就要保安全、保正點

  記者:民航涉及服務鏈很長,怎麼處理方方面面關係?

  李家祥:民航業涉及區域一體化、空域資源、行業規劃與産業政策、飛機航材引進、機場建設、航權開放、投融資渠道、航空製造等諸多領域,離不開各方面支援。長期以來,國家相關部委、部隊以及各地黨委政府提供了強有力支援。

  民航業生産的是公共産品或準公共産品,不僅需要資金保障、金融服務,更需要良好的公共政策環境。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繼續重點支援中西部支線機場建設運營;爭取重點完善財稅扶持政策體系。通過進一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渠道,滿足民航快速發展資金需求。

  記者:無法繞開的是,怎麼看待民航發展與人民群眾期許間的落差?

  李家祥:對億萬消費者來説,民航一要安全,二要正點。其實涉及一個突出問題即空域資源嚴重不足,這已成為影響安全運作、航班正常的重要因素,制約航空運輸、通用航空、航空製造業發展的瓶頸。

  目前民航快速發展與空域資源有限性間矛盾日益突出。按照《若干意見》“加快建設現代空管系統”、“加大空域管理改革力度”要求,我們要加強與有關方面協調,營造運輸航空、通用航空和軍事航空和諧發展的環境。

  我國各地區情況千差萬別,地方政府在協調資源方面更具優勢。要調動各級地方政府積極性,發揮其在民航特別是機場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特別是對消費者來説,在發生大面積航班延誤情況時,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援。各大機場旅客吞吐量越來越大,大面積延誤動輒上萬名旅客滯留。民航各單位要切實做好工作,地方政府要動用自身資源,及時疏散、妥善安置旅客。

  特別是許多機場公安屬地化管理,維護機場安全秩序更需要地方政府發揮作用。今年3、4月份,接連發生3起旅客衝闖機場隔離區、不聽勸阻闖入滑行道或停機坪等嚴重事件,就是相關機場公安機關執法不及時、力度不夠的問題。(記者 錢春弦)

編輯:米廣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