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再創對臺經貿交流“先行先試”新優勢

時間:2012-05-22 08:35   來源:新華網

  大陸首家涉臺商品原産地辦公室在榕揭牌、旅遊業界搶佔福州居民赴臺“個人遊”市場、兩岸聯辦馬祖採購專場會……

  正在福州市舉行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上,各種“先行”舉措層出不窮,各種“先試”效益頻頻顯現。憑藉“海峽西岸”的獨特區位,福建正加快創立對臺經貿交流的新優勢。

  在海交會7號館,一艘嶄新的“海峽號”客滾輪模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自去年11月開通以來,大陸至臺灣本島航行時間最短航線“平潭-臺中”航線快速升溫。

  作為該航線唯一一艘客滾輪,“海峽號”已成為備受兩岸同胞關注的焦點。據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張思煒介紹,在“海峽號”效應帶動下,今年1-4月福建與臺灣本島海上直航共運送旅客3.8萬多人次,同比增長168.51%。

  多屆海交會的連續成功舉辦,成為促進閩臺貿易和産業對接的絕佳平臺。19日至20日,海交會“馬祖採購洽談對接專場”活動在馬祖紀念廣場舉行,沃爾瑪、家樂福、建發等近百家採購商專赴馬祖,參與現場採購對接。

  “本屆海交會在臺灣島內引起強烈反響,480多家臺灣企業踴躍參展,數量比往屆倍增。”福州市副市長陳曄透露,展會期間,對臺簽約展位數比上屆增長了112%,涉及節能環保、高新技術、文化創意等多個新興産業領域。

  2001年簽訂具有歷史意義的“兩馬協議”,2005年率先實現臺灣水果免稅直航大陸,2011年首次設立“ECFA早收清單産品展區”……縱觀海交會14年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幅閩臺交流持續突破、不斷創新的運作軌跡圖。

  從最早的“福州招商月活動”,到目前發展為服務兩岸同胞的經貿交易平臺,海交會已創造出對臺“先行先試”的諸多“第一”。

  “海交會已舉辦了14屆,對臺灣觀光旅遊、經貿領域等推動都非常大,促進了兩岸經貿交流‘枝繁葉茂’。”應邀出席海交會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如此評價。

  快速升溫的海交會、海峽號,是閩臺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日益熱絡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福建省先後出臺多項政策,推動一系列對臺交流“先行先試”的新舉措。

  4月初,福州被列為第二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試點城市之一。為配合這一大“利好”政策,福建省旅遊局今年將組織28萬人次大陸居民,經由福建口岸“暢遊臺灣”。

  “各家旅行社都在搶佔個人遊市場,我們也已著手籌劃準備,設計精品路線、打造個性化服務”,福建中旅集團業務經理劉星説,“現在已經收到不少旅客的預報名了。”

  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各種建設快馬加鞭,今年福建省計劃投資將達到600億元人民幣。目前,福建正面向臺灣招收千名專門人才,希望通過“招才引智”的方式,吸引臺灣鄉親共同建設和管理這個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

  雖然世界經濟環境複雜多變,但臺灣企業在閩投資熱情依然不減。今年一季度,福建省新設臺資企業66戶;截至3月底,福建共有臺資企業3863戶,總投資達97.29億美元。

  記者從福建省財政廳了解到,為了扶持在閩臺企健康發展,從今年起,福建每年將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鼓勵臺企加速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步伐。

  “從金融到實業,從旅遊到人才,福建省充分發揮對臺地緣、文化等優勢,正加快探索和實踐對臺交流的各種新舉措、新領域。”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石正方指出,“可以預見,福建對臺前沿的全方位優勢將迅速顯現。”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