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解讀習近平所提兩岸關係“路線圖”

時間:2013-06-27 13:39   來源:新華網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10時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范麗青主持。(你好臺灣網 張騰陽 攝)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范麗青26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五年來的實踐表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兩岸雙方應該把握髮展大勢,順應民心,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制定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不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有記者問: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提出4點意見,其中談到“兩岸關係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們應該據此確定自己的路線圖,繼續往前走”,請問“路線圖”概念的主要內涵是什麼?范麗青在答問中作上述表示。

  有記者問: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孫亞夫在“北京會談”兩岸關係研討會上致辭時談到,在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上,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請問發言人如何解讀?

  范麗青回答説,這説明我們一直在研究如何合情合理安排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在近年來兩岸交流合作進程中,確實存在兩岸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如海協會和海基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展協商、簽署協議,就是兩岸雙方各自授權、行使公權力的體現。隨著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兩會協議未涉及領域的公權力行使問題,也是可以討論的。

  在回答相關提問時,范麗青表示,我們樂見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在聯繫服務兩岸民眾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臺灣方面多次表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是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之下進行的。我們認為,雙方應本著“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實現互設,日後還可以逐步商量、逐步擴大和完善。(記者 陳鍵興 張勇)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