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兩岸經合迎多項進展 正常化仍需大步開放

時間:2013-04-02 08: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岸經貿合作近期迎來多項進展。專家對此表示肯定,但認為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仍需大步開放。

  臺灣居民4月1日起可直接開立A股賬戶,投資大陸證券。3月9日經大陸證監會批准,放開對境內港、澳、臺居民開立A股賬戶限制。這是自1990年大陸A股市場創建以來,首度對境外個人投資者開放,被認為是A股邁向完善的重要里程碑。

  大陸一家券商分析指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境內居住的港、澳、臺居民約45萬人。其中多數擁有合法人民幣收入,多數是高資産凈值人群。藉本次開放,大陸股市能有更多海外資金參與,而臺灣居民投資A股,也能分享大陸經濟成長的成果。

  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臺第三次會議于4月1日在臺北舉行。本次會議由大陸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和臺灣“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共同主持,將進一步深化雙方金融監理合作,討論雙方市場準入及開放等相關議題,可望達成多項成果。

  4月1日起,臺灣方面開始將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團隊遊人數,每日上限從4000人上調至5000人;將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人數每日上限由1000人提高到2000人。

  統計顯示,2012年全年大陸游客赴臺總數達197萬人次,團隊遊突破178萬人次,個人遊19萬人次。團隊遊部分每日赴臺大陸游客達4871人,超過每天4000人申請上限。為此,臺灣方面作出上述調整。

  臺資跨國企業在大陸的白領,可望于4月登臺工作。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當局擬在4月放寬對臺資跨國企業調動大陸籍白領員工(白領負責人、經理人及專業技術人員)赴臺服務的限制。每家企業每年赴臺人數上限為10人,1年以下為20人。臺“經濟部”上月27日表示,目前符合資格的企業共295家,會先核準大陸籍幹部赴臺1年,之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延長。

  此外,臺當局擬於4月出臺第四波陸資開放措施。據臺灣《旺報》日前報道,臺當局“經濟部”官員透露,開放第4波陸資赴臺,力拼在4月底前鬆綁,且開放幅度,有望較原先預期大,包括面板、LED等7大關鍵産業。據悉,這次鬆綁範圍也將擴及至金融服務業。

  對於近期兩岸經貿合作取得的新進展,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是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進程的組成部分,是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的體現。

  王建民認為,兩岸經貿關係在持續發展,政策在持續開放,有不少的利好消息。但臺灣方面對大陸的開放依舊有限,與預期的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發展仍有距離,以致陸資赴臺數量有限。以資本市場為例,10家臺灣地區銀行在大陸設立分行,卻只有3家大陸銀行在臺灣設立分行。

  王建民指出,臺灣須秉持開放思維,大步開放,推進經濟自由化、海外化,才能為臺灣經濟找到出路。 (石龍洪)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