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以公正開放的環境迎接臺商來湘投資

時間:2012-05-22 08: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5月21日電(唐小晴 劉柱)湖南省省長徐守盛21日表示,湖南招商態度誠懇,將以公正、開放的環境迎接臺商來湘投資興業,共用發展成果。

  “盛情湖南 相會臺灣”湖南省省長徐守盛赴臺參訪暨湖南第八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會新聞發佈會,當天在此間舉行,徐守盛就即將赴臺情況答記者問時作上述表示。

  徐守盛説,臺灣社會發展經驗諸多,在社會管理等領域值得湖南借鑒,此行主要是學習取經,分享人類創造的共同文明成果。

  “臺灣農業發展很好,而湖南正在推進的新型工業化建設可與臺灣進行接軌。”徐守盛希望,兩岸同胞攜手共進,共創財富。

  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不斷發展,福建、北京、四川等地領導紛赴臺灣參訪。徐守盛表示,此次赴臺有別於其他省,湖南將以“湘情”、“親情”為載體,加深湘臺兩地民眾的感情融合,展現“新開放、新發展”的湖南風采,進一步推動湘臺交流合作取得實效。

  徐守盛説,臺灣有機農業和現代農業較為發達,在種植業、養殖業方面富有特色。湘臺兩地地形相似,雙方在農業現代化、産業化方面互補性很強。“希望臺灣能和湖南分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實現共贏。”

  談及湖南今後經濟發展,徐守盛以“三量提升”(經濟總量、每人平均均量、經濟運作品質)來形容。他坦言,湖南是農業大省,傳統農業佔有很大比重。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湖南的發展遠遠不夠。“三量提升”是針對湖南經濟發展不全面、不可持續、不可協調的現狀提出,要想加速經濟進一步發展,湖南必須在保證經濟品質的基礎上,堅定不移的促進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同步提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協調發展。

  2011年,湖南GDP總量達到1.96萬億元,連續4年居全國前十。湖南這個過去的“人口大省”,正逐步向“經濟大省”、“經濟強省”昂首邁進。

  徐守盛透露,湖南實現“三量齊生”,今後將握緊拳頭,重點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層面的地方區域經濟、重點企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資訊等7大新型産業,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調結構,轉方式,使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到城鄉統籌、協調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按照‘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目標,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徐守盛表示。

  據介紹,徐守盛將率團于6月11日至17日赴臺參訪。屆時,徐守盛將在臺灣花蓮、臺北、新北、苗栗、南投、臺南、高雄等地,走訪台灣基層,看望在臺湖南鄉親,共祭炎帝始祖,開展工商、農業、文化、金融、旅遊、教育等領域交流。此行是繼“2010年臺灣湖南周暨第六屆湘臺經貿交流合作會”後,湖南在臺灣開展的又一項重大交流活動。

  統計數據顯示,通過捕捉沿海和島內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機遇、舉辦大型對臺經貿活動、大力建設臺灣工業園等舉措,湖南去年共新批臺資項目90個,新增合同臺資9.39億美元;在全國實際利用臺資負增長的形勢下,實際到位臺資6.5億美元,同比增長1.84%。

  目前,湖南臺灣工業園總數達6家,九興控股集團、頂新集團、南良集團等臺資戰略投資者落戶湖南,湘臺經貿合作的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完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