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記者廈門港訪海運樞紐 逛大嶝接民間交流地氣

時間:2012-05-16 08:51   來源:台灣網

  廈門港 (台灣網 田雲鵬 攝)

  遠景(故宮)文創生活館店員向記者展示經銷的臺北故宮藏品倣品。(台灣網 田雲鵬 攝)

  台灣網5月15日廈門消息 海峽兩岸記者海西行聯合採訪團今天走訪了廈門港及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近距離了解廈門對臺客貨運海上樞紐,體會熱絡的兩岸民間小額商品交易,“吹海風,接地氣”。

  據廈門港務局基礎建設處處長張麗煒介紹,2011年,廈門港總吞吐量達到1.75億噸、646萬標準集裝箱,已成為全國排名第七的重要港口,在世界上進入十八強。去年一年,對臺貨物吞吐量達到1300萬噸、33萬標箱,廈金直航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34萬人次。

  張麗煒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廈門港將建設東南航運中心,加快對臺客運滾裝業務,繼續提升“小三通”客運通道客運水準,加強與臺灣港口對接合作。深化兩岸航運合作,以資本為紐帶,互相參股,共同發展。“十二五”期間,廈門港將以構建“大港口、大聯運、大物流”為重點,構建國際航運樞紐港,在海峽西岸港口群發展戰略中切實發揮重要樞紐港和龍頭港帶動作用。

  在2011年9月6日重張的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建築群融合閩南宅院、閩西土樓和臺灣街屋、戲臺等元素,寓意“方圓對話,兩岸和合。佔地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的交易市場也有了一個新名字——大嶝小鎮臺灣免稅公園。

  據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龍雛介紹,由於免稅政策僅限于臺灣進口商品,所以“地道臺灣味+免稅”是大嶝小鎮的最大亮點。到目前為止,大嶝小鎮已註冊商行206家,其中臺商約佔40%,大陸經銷商佔60%。

  在這裡,遊客可以買到原汁原味的以食品和手工藝品為主的臺灣商品。在遠景(故宮)文創生活館中記者了解到,這是大陸唯一一家臺北故宮紀念品倣品總代理。在這裡購買臺北故宮藏品仿製品和紀念品,彌補了無法親自到臺北故宮參觀和購物的遊客的遺憾。而商品的價格也只是在臺灣售價的基礎上增加了20%的運費。

  在一家名叫聖馬丁的店舖,店老闆同時也是廈門市兩岸小額貿易協會副會長蔡連丁告訴記者,前幾年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由於經營問題,許多初期來做生意的臺商紛紛撤離,而只有他抱持著“這裡應該有臺商”的信念,一直在這裡堅守。如今這裡重新煥發活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好,還把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接到了大陸一起生活。

  現在,大嶝小鎮是廈門乃至福建省惟一的購物旅遊景點,廈門每年接待遊客約3000多萬,已然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 (記者 田雲鵬)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