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方法多 兩岸媒體參訪將軍山陳政墓

時間:2012-11-02 16:51   來源:你好臺灣網

  繼閩南話廣播協作網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昨日在“金漳浦”取得重大成果之後,採訪團今日移師古城雲霄,再次收穫“寶貝”。採訪團通過實地參訪陳政墓發現,在老人方群達的精心設計和工匠們的巧妙施工之下,1300多年前的石雕完好的展現在人們面前。

完美的石雕像(你好臺灣網 圖)

  據悉,陳政青年時隨你克耕攻克臨汾等郡,功拜玉鈐衛翼府左郎將歸德將軍。唐總章二年(669年),因泉州潮州間“蠻獠嘯亂”,陳政奉旨以嶺南行軍總管率兵來閩“平亂”,屯墾雲霄,置宅于火田村。儀鳳二年(677年)四月病逝,葬于將軍山。陳政就安葬在雲霄縣城西3公里處的將軍山麓獅子峰上。早在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就將陳政墓列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提供給市民免費參觀。

  如今,一年四季來此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通過實地參訪,我們驚奇的發現,儘管677年到如今已經1300多年過去了,陳政墓前的石馬、石獅子、文臣、武將石雕像仍然完整地展現在大夥面前。園區管理員方群達老先生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是他與惠安的石匠們當年共同努力的成果。原來,陳政墓前這些石雕像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早已風化嚴重,再加上人為的破壞,早已破損不堪。方老先生早年正是雲霄縣文化局文物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上世紀80年代這些石馬石像出土時,老方見石馬的腿不見了,文官、武將石像只剩下半張臉,心中感慨這實在是太可惜了,就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將這些貴重的石雕恢復原形,通過多次與惠安的能工巧匠研究和商討,終於找到了恢復石雕原貌的好法子。老方與惠安石匠們合作,先由老方以殘存的石像為出發點,按照軸對稱,中心對稱的原則畫出石像殘缺部分,再由能工巧匠們依照圖像,雕刻出石像的殘缺部分,然後將石像殘存部分與雕好的殘缺部分相拼接,組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完整石像。老方説,現在回憶當年修復石像的日子,自己拿著毛筆在前面畫一筆,工匠們緊接著雕出紋路的畫面仍歷歷在目,他為自己能將石像恢復原形感到無比自豪。

完美的石雕像(你好臺灣網 圖)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保護文物的方法也越來越先進,方群達老先生正是其中的典範。(記者 呂葉松)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