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傳統戲劇贛劇獲臺灣演出邀請

時間:2013-06-09 09:06   來源:中新網

  6月8日是中國第8個“文化遺産日”。當天,《贛地戲曲之光——贛劇藝術展》在江西省圖書館開幕,記者從現場獲悉,為搶救、傳承江西的傳統戲劇贛劇,江西積極增加贛劇演出量,引發多方關注,目前已收到臺灣方面演出邀請。

  “鏘鏘鏘”,一陣鑼鼓聲響起。開幕式現場,著名贛劇傳承人表演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弋陽腔劇目《目連救母啞夫馱妻》等經典摺子戲,近距離地向觀眾展現了贛劇的聲腔、動作之美,宣傳和普及了贛劇藝術知識。

  贛劇是一個兼唱高腔、亂彈、昆腔及其他曲調的多聲腔劇種。其起源和前身為江西弋陽腔,是中國古代四大聲腔之一。贛劇的發展對京劇、川劇、湘劇、秦腔等44個劇種的形成産生了巨大影響。

  江西省贛劇院副院長張鳴介紹説,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後,贛劇漸漸走向衰落。目前,江西省贛劇院僅有6名贛劇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加上資金等各方面原因,許多優秀贛劇作品面臨消亡,亟待搶救。

  “恢復贛劇生命力,我很有信心。”今年75歲的熊中彬是這6名非遺繼承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她告訴記者,與她同一批學習贛劇的學員多在11歲至15歲起就開始練“童子功”,“年輕人普遍對傳統贛劇了解少,現在贛劇院經常到學校、社區進行公益演出,吸收年輕學員”。

  張鳴告訴記者,目前江西省贛劇院已與上海戲劇學院協商,引進人才,並積極在民間搜索各種珍貴的影像資料,利用網際網路進行靜態宣傳。此外,贛劇院還將盡可能增加演出次數,向海內外推廣贛劇,“2011年演出36場,2012年是58場,今年我們的目標是突破100場。”

  張鳴説,“現在臺灣方面已向我們發出演出邀請,我們將於今年10月底前往演出。此外,英國、美國、芬蘭等歐洲國家也主動向我們索要贛劇影像資料,均表示對贛劇唱腔很感興趣,希望與我們合作。”(王姣)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