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委會:跳水夢之隊10月將首度訪台

時間:2013-03-21 13:42   來源:中新社

  “倫敦奧運會部分大陸金牌選手將於10月赴臺灣示範交流,與臺灣體育界切磋技藝、分享經驗”,中國奧委會副秘書長宋克勤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這將是大陸奧運會金牌選手第五次赴臺交流。訪問團主要由在去年倫敦奧運會上有精彩表現的大陸跳水隊和花樣游泳隊組成,將是跳水夢之隊首度訪台。

  “這兩個項目觀賞性強,預定在臺北、高雄各有一場表演。”宋克勤介紹説,屆時,吳敏霞、秦凱、何姿、陳若琳、汪皓等體壇名將將為臺灣民眾呈上一場健與美的盛宴。

  談到兩岸體育交流,宋克勤用“起步早,發展好”來形容。早在1979年,國際奧會通過名古屋決議,恢復了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會中的合法權利,同時允許會址設在臺北的奧委會在改名、改旗、改歌、改徽的前提下,繼續參加奧林匹克運動,這就是著名的“奧運模式”。奧運模式是鄧小平“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體育領域的成功實踐。它讓兩岸運動員共同擁有了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機會,率先打破了海峽兩岸數十年相互隔絕、不相往來的局面,開創了兩岸人員往來的先河。

  從1981年起,兩岸體育團隊開始共同參加在第三地舉行的國際體育比賽,開始接觸。1989年,中華臺北青年體操隊來京參加了亞洲青年體操錦標賽,成為首支“登陸”的臺灣運動隊。1993年,在臺灣體育界朋友的積極斡旋下,大陸遼寧男籃和河北女籃赴臺訪問比賽,實現了兩岸運動隊的雙向交流。此後,兩岸體育交流日趨熱絡。

  “多年來,儘管兩岸關係歷經坎坷,但在兩岸體育界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體育交流總體保持了穩步發展”,宋克勤説。早在1997年,兩岸奧委會便創辦了兩岸體育交流座談會,推動兩岸體育交流邁上了機制化的軌道。座談會每年輪流在海峽兩岸舉辦,至今已辦了16屆,成為了兩岸體育界的年度盛會,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兩岸奧委會之間、兩岸單項運動協會之間、兩岸基層體育組織之間的三級對口交流機制。

  近些年的兩岸體育交流活動可謂豐富多彩。兩岸奧委會每年均要舉辦十余起交流活動,其中大陸奧運體操、花樣滑冰等金牌選手赴臺表演引起轟動,兩岸共同舉辦的運動員訓練營、教練員培訓班、體育産業、運動醫學、體育科研研討會等均收到良好反響。兩岸單項運動協會舉辦的海峽杯帆船賽、泳渡廈金海域的廈金橫渡活動等已連續舉辦四屆,成為了兩岸體育交流中的傳統活動。海峽杯壘球賽、棒球賽、籃球賽、鐵人三項賽以及兩岸青少年聯合登山、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少年足球賽等活動越來越多。

  “兩岸基層體育交流也日益緊密。去年,臺灣體育總會組織14個臺灣縣市體育會負責人訪問了北京、河北,臺南市體育總會也首度組團參訪北京、天津,並與河北、天津體育部門在棒球、舉重、排球等項目上達成了互派教練、移地訓練等多項交流意向。今年,剛剛完成縣市體育會合併的高雄市體育總會有望首度組團來大陸參訪”,宋克勤介紹説。

  “我們將以更加務實的態度,繼續鞏固深化、全面推進兩岸體育交流與合作”,宋克勤表示。

  據悉,臺灣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射擊、體操等項目的教練員年內將前來大陸共同訓練,觀摩學習大陸在訓練、科研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記者 鄭巧)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