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學者相聚湖南通道 共商侗族文化傳承創新

時間:2013-07-17 13:3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7日通道消息 日前,來自臺灣暨南國際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開南大學、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及中國侗族文學學會、中央民族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南社會科學院等海峽兩岸的近百位專家學者相聚湖南通道侗鄉,舉行第二屆兩岸少數民族(侗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研討會,共商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丁學新出席活動。

  研討會上,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館長張駿逸就“博物館與民族文化的發揚-以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博物館的侗文化展示為例”做了開題發言,他説:“通過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我們先後八次在南侗地區進行了田野調查,蒐集了120余件體現侗民族特色的物件,並在臺灣舉辦了‘別有侗天-侗族生活物器特展’,也是臺灣第一次舉辦與侗文化相關的展出,讓臺灣民眾對侗族和侗文化有了啟蒙般的認識”。

  隨後,兩岸專家分別就侗族文化景觀保護、侗族文化産業發展、通道非遺産保護與開發、少數民族與生態觀光等課題進行了研討和學術交流,會場氣氛熱烈,兩岸專家不時地碰撞出思想交流的火花。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保護並傳承好侗族文化,使之發揚光大、走向世界,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而建立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也是很好的探索,今後將進一步豐富學術交流的形式和內容,促進侗族文化研究工作不斷深入,為打造通道侗族世界文化品牌獻計獻策。

  此次研討會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懷化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湖南省侗學研究會、懷化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旨在搭建兩岸文化交流新平臺、探索侗文化傳承與創新、助推通道侗族村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先後遊覽了萬佛山侗寨風景名勝區,參觀了芋頭侗寨古建築群、皇都侗文化村,考察三省坡“六月六”歌會,體驗了“鬧村牛”、 “鬥雞舞”、“打糍粑”、“織侗錦”、“打三朝”等民俗文化活動,對侗族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台灣網、通道縣臺辦聯合報道)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