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探閩南文化傳承創新 盼加強兩岸各方交流

時間:2012-12-03 09: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兩岸聯合舉辦的“兩岸閩南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1日在福建泉州舉行。來自臺灣成功大學、臺灣屏東教育大學、廈門大學、泉州學研究所等的兩岸5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研討。

  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分支。如今,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閩南人的足跡,都可以聽到閩南人的聲音,感受到閩南文化的樣式。

  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學術研討,推動閩南文化研究學者進一步加強兩岸及海內外的溝通交流,進一步揭示閩南族群千百年來的文化足跡,發掘閩南人離鄉不離祖、認鄉音、重鄉情的草根意識,展示閩南人敢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建構閩臺閩南文化的共識。

  此次論壇圍繞閩南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承、流播、創新、發展和文化服務社會展開研討,論題包括方言文化、家族文化、民俗文化、海絲文化、建築文化、武術體育文化、宗教文化、藝術文化、華僑文化、鐵觀音茶文化、閩南文學與地方教育等方面。

  “閩南文化在臺灣影響甚廣,如閩南語這個文化要素在臺灣就有60%-70%的文化群,聽泉州人講閩南語感覺有種‘阿公’(爺爺)的味道,很古老。”臺灣成功大學文學院教授陳玉女錶示,臺灣很多地方都很重視閩南文化的研究,如成功大學就成立了閩南文化研究中心,金門大學也成立了閩南文化研究所,臺灣還舉辦了2012年世界閩南文化節。

  “閩南文化的研究是跨國際性的,臺灣成功大學閩南文化研究中心已陸續與大陸東南沿海、東南亞等地的相關單位展開交流,並正與日本進行對接。”陳玉女介紹説,目前該研究中心正在推動有關閩南文化的研究計劃,主要是在民俗、戲曲、文學等方面,未來歷史方面也會被納入研究重點。

  研討會上,泉州師範學院副院長林華東教授就“閩南方言和文化形成的五種不同觀點”和“閩南方言和文化的一體多元和多次融合”兩個話題,與閩南文化研究學者進行交流,共同探索人們對閩南方言和文化形成的認識差異及其背景原因。

  林華東表示,閩南文化有務實、相容、和諧等特點,這也使得閩南文化幾千年來不斷獲得新鮮的血液,不斷拓展。

  研討會閉幕後,與會交流的論文將獲整合,明年正式出版論文集《閩南文化研究新視野》。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