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故宮博物院90歲“生日”時臺北或向南京借展

時間:2013-01-28 09: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南京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互贈禮物 朱曉穎 攝

  南京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互贈禮物 朱曉穎 攝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閉門會議,25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南京博物院在南京達成八項共識。其中談及,兩岸故宮博物院90歲“生日”時臺北或向南京借展。

  已達成的共識分別是:雙方建立常設聯絡窗口、交流互訪、學術研究合作、展覽合作、出版物互換、文物保護技術合作、教育推廣交流、文化創意産品交流等機制。

  其中包括:臺北可派員參與南京考古工作,進行標本的實質性研究;兩院共同商定展覽主題方案,五年內首先進行南京博物院館藏文物赴臺展出,臺北數位成果展在南京展出、或在臺北進行兩院文物互展,今年探討具有南京特色的文物赴臺北展出,2015年合作在臺北舉辦明代文物聯展等。

  對於臺北、南京兩地博物院展覽合作這一細節,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談到:“2015年,是兩岸故宮博物院的90歲‘生日’,在北京時談到,那年十月要推出大明展覽,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做明代早期到中期展覽,臺北故宮博物院策劃的是明中期到明晚期展覽,南京博物院典藏的明代文物也非常精彩,屆時可能會跟南京博物院做部分借展。”

  南京博物院近期關於“民國四大家”傅抱石、徐悲鴻、劉海粟、陳之佛的展覽可能赴臺展出。“今年有點倉促,經費、時間都要共同努力。”她説。

  因“文物南遷”等歷史因素,臺北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淵源深厚,馮明珠説到兩院關係時感嘆“剪不斷理還亂”。正基於此,兩院在互相蒐集、提供院史資料上已有初探。

  馮明珠説:“三年來,我們提供了南京博物院所需要的院史資料,目前仍在協助中;南京博物院同樣也在幫我們蒐集‘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以及‘文物南遷’中南京、上海等地的資料,我覺得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沒有辦法來到大陸來展出,希望儘快‘破冰’。”她表示。

  2009年2月和3月,兩岸故宮博物院實現了60年來首次院長互訪。四年間,兩岸故宮合辦“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兩岸故宮“重走故宮文物南遷路”等活動,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曾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等商借文物。

  在完成討論後,馮明珠顯得很輕鬆:“對南京感到非常熟悉,氣溫、環境跟臺北是何其相像,特別趕到溫暖舒適。”她告訴記者,因為母親是南京人,所以她小時候學會的第一種語言就是南京話。

  25日下午,馮明珠一行將參觀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拜謁中山陵,遊覽棲霞寺等地,26日離寧赴滬。 (記者 朱曉穎 盧輝 孫瑩)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