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臺大熊貓寶寶“圓仔”何時見遊客? 關鍵在10月

時間:2013-08-05 08: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熊貓寶寶“圓仔”和媽媽“圓圓”越來越有母女臉,雖然經典熊貓眼還沒睜開,但“小電眼”已慢慢會眨動,毛茸茸的小耳朵也開始會不安分地動來動去。(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中新社發 圖片來源:CNSPHOTO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贈臺大熊貓寶寶“圓仔”將滿月,臺北市立動物園今天特別為它舉辦滿月趴,園長金仕謙表示,民眾想要見到“圓仔”,關鍵在10月。

  特別畫上熊貓粧應景的金仕謙致詞表示,動物園依照為出生29天女兒辦滿月酒的習俗,替“圓仔”辦滿月趴,同時也為今年出生的動物園新生幼兒慶祝,包括小無尾熊、出生就有173公分高的長頸鹿寶寶“小麥”,和噸位最重的白犀牛寶寶等。

  金仕謙指出,“圓仔”健康狀況非常好,目前已有1140公克,喝的奶量非常多,活動力也很好,身上黑白分明,預計明天公佈詳細體檢結果。

  至於媽媽“圓圓”,金仕謙表示“圓圓”目前精神好很多,但多數時間還是待在産房中,保育員持續用“圓仔”分身“倣仔”測試它對幼仔的反應。金仕謙也説,拿會叫的熊貓玩偶給媽媽測試反應,臺灣算是創始。

  金仕謙説明,從過去測試狀況中,可看到“圓圓”對“倣仔”的反應很快也很好,是樂觀的指標,但是否把“圓仔”交由媽媽照顧,詳細狀況還需要評估,“圓仔”的健康與安全最重要。

  至於“圓仔”回到媽媽身邊的黃金時間,金仕謙指出,最長有到出生後70天才交由媽媽撫養的案例,若真的要把幼仔交由“圓圓”照顧,會採逐步漸進方式。

  至於“圓仔”何時可以和民眾見面。金仕謙説,幼仔大概在出生4個月後可以自行移動,園方會再評估“圓仔”的運動、爬行能力,決定它是否可以到大型運動場和民眾見面,園方評估關鍵期在10月。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