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大聯歡:訪祖地交朋友話合作

時間:2013-08-05 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第八屆兩岸青年聯歡節暨2013年海峽青年節4日在福州進入第三天。跨越海峽,兩岸青年相聚福州,共敘中華情。

  訪祖地:一直很想來看看的

  跨海而來的臺灣王氏宗親青年代表一行30余人,4日專程來到福州蓮花山閩王紀念館,與當地王氏宗親共祭閩王王審知,緬懷先祖。

  “從爺爺奶奶那裏,很早就知道自己是閩王的後裔,一直很想來看看的。”初次來此祭拜的臺灣學生梁宇欣説。

  當天,閩王紀念館還舉行了隨王18姓將功臣掛牌儀式,為臺灣宗親講述跟隨閩王創下豐功偉績的將臣故事。閩臺王審知研究會副會長王知德説,閩王紀念館每年都要接待500至600名前來祭拜的臺灣王氏宗親。

  福州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此次海峽青年節舉辦“兩岸青年尋根之旅”活動,吸引臺灣年青一代來福州尋親、探訪與交流。此外,福州福清、長樂籍臺灣青年代表也分赴福清、長樂,探訪祖地。

  帶隊前來的臺灣民俗文物協會理事長王明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兩岸交流愈加融洽,“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讓年青一代來交流,體驗到兩岸間的血脈親情。”

  交朋友:約好以後要常常聯繫

  從兩岸青年社團圓桌會議到海峽青年峰會,從兩岸青少年籃球賽到兩岸小學生書畫交流,從兩岸動漫嘉年華到“中國夢中華情”兩岸青年聯歡會……兩岸青年結下了深厚情誼。

  在“海峽青年節中華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現場,觀賞福州工藝“三寶”之一的軟木畫、跟著大師學木雕、聆聽十番音樂演奏等,讓初次來到福州的臺灣高二學生黃韻庭連稱“感覺不錯”。

  不少福州本地學生現場當起了“小導遊”。黃韻庭説:“大陸學生很熱情,雖然是剛剛認識,不過大家都感覺很熟悉。我們已經留了聯繫方式,是朋友了,約好以後要常常聯繫。”

  已不是第一次到大陸參加交流活動的董烈筠告訴記者,每次來都能結識新朋友。以前會覺得兩岸離得很遠,“現在因為(大陸)朋友多了,覺得親近很多”。

  話合作:兩岸青年社團簽協議

  兩岸青年共貼“中國龍”夢想墻、兩岸青年共繪百米畫卷、兩岸青年共拼微信二維碼……合作,在此次海峽青年節的各項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

  海峽青年(福州)峰會會場大廳裏,一條金色中國龍吸引了參會青年的駐足,他們一起將2013片填寫夢想的“夢想龍鱗”共同貼上“中國龍”夢想墻;在直鋪地面的空白畫卷上,兩岸青年一起用畫筆共繪百米畫卷,你勾勒我上色,現場氣氛十分融洽。

  臺灣嘉義縣永慶高中的陳寅在畫卷上留下了斑斕的臺北101大樓,“這是臺灣的標誌建築,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在傍邊,福州學生林曄畫下了廈門園博園的杏林塔,“臺北的101代表了現代,我畫的代表中國古典文化,兩種建築在畫中比鄰,臺灣與福建也正是如此”。

  兩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圓桌會議上,兩岸四地60個青年社團負責人縱論“新形勢下兩岸青年社團的交流合作機制”,大陸部分地方青聯還與臺灣青年社團簽署了社團交流和項目合作協議。

  “涓涓細流,終將匯成大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臺北市議員吳志剛樂見近年來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臺灣青年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李德維則期許兩岸青年社團未來有更多的合作。(作者 王榕春 郭熙嬋)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