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的美食吸引世界各地的饕客,全球分店超過20家以上,董事長楊紀華是最重要的推手。
中新網6月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一籠小籠包造就一個舉世的品牌,一份執著與堅持讓這個品牌持續發光發熱。臺灣鼎泰豐從1993年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10大特色餐廳,2006年再度榮獲美國《紐約休閒雜誌》評選為“觀光客來臺10大必遊體驗之處”,將近20年屹立不搖,靠的是對食材不變的堅持和不斷的口味創新,而董事長楊紀華無疑是最重要的推手。
儘管鼎泰豐早在臺灣站穩小籠包龍頭的地位,然而從父親手中接下鼎泰豐的楊紀華並不以此自滿,因為他知道鼎泰豐的挑戰來自於世界各地,要想站穩美食龍頭的地位,就要推出符合兼具臺灣本土特色和國際飲食文化的美食,即使在過程充滿著許多無可預知的挑戰,其中也包括海外加盟店因為品質未達標準歇業打烊。
從1996年第一家分店在日本新宿設點後,迄今分店遍及大陸、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和澳洲,臺灣除了永康街總店、忠孝店、101 大樓3家店外,陸續將新增臺中店和板橋店,面對世界各地嘗鮮的民眾,要如何抓住他們的胃,楊紀華很有自信地説:“用心最重要。”
包括臺灣在內全球的鼎泰豐分店超過20家以上,陸續還有擴點計劃,難道不怕客源分散,導致來臺灣的客源減少?從他的國際觀來看,非但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反而是擴大鼎泰豐的客層。
他認為,全世界的客人都有到“發源地”嘗嘗最初味道的期待,像日本和大陸都有超過7家的分店,但是很多人在當地吃過後還是會想來臺灣發源地吃吃看,只要東西實在、好吃,追源的客層只會更多。這也難怪臺灣永康總店整天擠滿來自各個地方的“鼎迷”,為的就是要一嘗原始總店的“原味”。
鼎泰豐的美食吸引全球各地的食客,語言自然成為客人對鼎泰豐的第一印象,鼎泰豐也特別設立了“小老師”制度,讓具備語言專長的小老師教授新進員工現場服務情境,加強服務人員的語言溝通能力,務必使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鼎泰豐的小籠包舉世著名,然而要走向國際,如何因應當地風俗調整口味,又不失去既有的傳統?楊紀華説,“這需要更用心去做才行。”像在韓國首爾就會有泡菜小籠包;而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賣的小籠包是獨創的雞肉餡,主要就是考慮到以回教為主要信仰的印度尼西亞,當地人不吃豬肉。這在地化口味的調整,耗費不少人力和心力,深入當地的生活,直到找出最適合當地的口味。
“像雞肉小籠包光是試吃就不知吃了多少回?”,楊紀華回憶説,光是找合適的雞肉,他和總管標哥、幾個幹部就和當地員工煞費苦心找了將近一年時間。雞肉來源確定後,開始融合雞肉口味,既要符合印度尼西亞人,又不能失去鼎泰豐既有的口味堅持,過程就是一連串試吃、調整、再試吃、再調整的反覆過程。
不只是雞肉、泡菜,楊紀華的創意早就跟著國際腳步不斷推陳出新,更多國際口味的小籠包也正默默的進行中,推出即受好評的松露小籠包,是臺灣民眾少有的味覺口感,試做期間就不知用了多少松露,只為找出松露和肉餡的完美比例。而這種既能堅持傳統口味又能不斷地推陳出新的商業頭腦,讓不少國際媒體好奇驚訝,隨身採訪的邀約不斷。
既想保有臺灣原味,又要能融合國際各種飲食口味,楊紀華如何以一個外地人身份征服來自世界各地挑剔的嘴?吃遍世界各地餐飲並認真研究各地特色口味的楊紀華説,“口感這種東西,只要是好東西大部份人都會喜歡。”
鼎泰豐各分店依舊人車喧囂好不熱鬧,但楊紀華卻絲毫不敢放鬆,因為包括大陸在內的國際美食大軍,早已摩拳擦掌,積極在臺灣餐飲地圖中佈局搶客,他知道只有更用心、更堅持每一道食材和作工,才是鼎泰豐能在國際美食角力場中站穩地位,並持續發光的最重要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