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前法租界裏的上海阿姨與老外

時間:2012-11-07 10: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旺報》7日刊載高雄市“遠行的理由”站臺臺長瑞塔羊的文章《老外與阿姨》,文章通過對住在摩登的高級住宅或是酒店式公寓裏的哥爾達先生,不再窩居於新式里弄裏、雞犬相聞的亭子間當中的阿姨們,在前法租界裏依舊上演著的上海阿姨與老外的故事,慨嘆一聲“上海這個城市從來沒有絲毫改變”。

  全文摘編如下:

  多年前張愛玲寫過一篇短篇《桂花蒸,阿小悲秋》。以往我在臺灣時讀,總覺得這個時空早已在上個世紀裏消失,哪知道到了上海才發現餘音嫋嫋的這“阿小悲秋”的故事,在前法租界裏依舊上演著,只是阿小從蘇州娘姨換成了安徽阿姨。

  終於我也請了一個阿姨,一個月1650元人民幣,週一到週五天天來3個小時打掃家裏。阿姨做事挺認真,每天工作結束就找一個角落將自己帶的飯盒用微波爐加熱,坐在一旁靜靜的吃,天氣好的時候也會在我家的陽臺上一邊吃飯一邊看風景,總在吃完午飯後就趕到下一家去。

  上海的阿姨很多都來自安徽,因為它是鄰近上海最近的3個省份之一,同時也是經濟能力較差的省分,因此很多人就來到了上海找工作。

  阿姨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從一般人知道的洗衣、打掃、燙衣服,到喂寵物繳水電費甚至做菜給你吃,有一些外派的外國人士因為夫婦都在上班,所以會有全職阿姨打理一切,包括照顧他們的孩子。

  上海有一個免費刊物叫做《That's Shanghai》,是免費贈送專門給上海人口中的老外看的,最新一期的內容就是關於阿姨的故事,對於許多老外來説,便宜的傭人似乎是一種必要配備,就像是他們子女就讀的國際學校,以及公司付錢的酒店式公寓。

  常常幾個老外朋友聚在一起,話題一定會轉到阿姨,故事常常從阿姨因為語言跟文化不通所産生的笑話,最後再以耶誕節假期歸來,發現阿姨全家都住在自己家的驚恐經驗做為結尾,阿姨把你家當作全家的故事,已經變成了一種上海生活的經典。

  外國人在上海是舒適的,過往的租界時光在2012年再度重現,前法租界裏面的某幾個街區裏,法國人的人口密度比本國人還要來得高,每當週五夜晚,永福路、巨鹿路上一堆酒吧會讓你以為你身在紐約或是巴黎。

  當黃色的街燈透著法國梧桐樹的樹葉,在微雨秋涼的上海街頭,投射出一片一片朦朧曖昧的影子,街上情侶一對對,你會發現“蘇絲黃”遷徙抵滬,而上海寶貝正是全世界男子的夢中情人。

  今日的哥爾達先生大多選擇住在摩登的高級住宅,或是酒店式公寓裏,於是今日的阿姨們也不再窩居於新式里弄裏、雞犬相聞的亭子間當中。但很多事情還是沒變,互相窺探彼此的老外與阿姨們,文化以及語言帶來的誤會與詼諧,在曾經的這片土地上,老外與阿姨,或者是老外的上海情人們,當中不言可喻的東西常讓我覺得,上海這個城市從來沒有絲毫改變過。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