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兩岸合作釋出紅利 逢大陸必反者黔驢技窮

時間:2013-07-29 14:27   來源:福建日報

  自從網路聊天工具風行,手機不離手的“低頭族”迅速崛起于全球各地,臺灣也概莫能外。沉迷虛擬世界的男男女女恍然忘卻現實溝通的重要性,由此居然釀出了悲劇。據臺媒報道,彰化縣一名許姓男子因不會使用電腦和智慧手機,和孫子産生代溝、隔閡,竟想不開燒炭、喝農藥自殺身亡。許男遺書寫道:“突然悟了,該走了,我跟不上日子,什麼電腦、手機等,我都不會,再活下去有什麼意思?”

  如此輕生讓人唏噓,但不被鼓勵。只是,“再活下去有什麼意思”的喟嘆怎麼聽著有點耳熟?對了,它讓人想到數度尋短未遂的陳水扁。近日,陳水扁又活得百無聊賴,因為本來預估最快7月他就能重返民進黨,前景將變得頗有點“意思”,然而眼見著8月已進入倒計時,他的願望還是水中月,這就很沒“意思”了,上周陳水扁及支援者們終於按捺不住,已撂下再不儘速處理就要另行組黨的狠話。

  “‘另組新黨’不過是嚇唬民進黨而已。”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學者陳桂清如此研判。他指出,扁放話另行組黨已經不是新鮮事。退黨以後,為迫使民進黨回應“特赦”、“保外就醫”、“恢復黨籍”等訴求,扁在2008年、2009年和2012年已先後4次放言要另組新黨,最後都是無疾而終。“陳水扁是借‘另外組黨’施壓,要民進黨儘快接受他。”

  然而,對現在的民進黨而言,以連串弊案令該黨蒙羞更因激進“臺獨”將兩岸關係推向深淵的陳水扁是一塊 “燙手山芋”,誰也不敢貿然去接,但因為挺扁者幾乎與深綠選民重合,為了爭取這些選票,綠營政客又不敢公然拒扁,於是只能提出“以程式辦事”來拖延,以期既不得罪挺扁民眾,又不影響中間選民對民進黨的觀感。不過如果堅持“程式”,陳水扁遲早還是會重回民進黨。有評論指出,扁返黨之日就是民進黨飲鴆止渴、步步退向深淵之時。

  目前看來,扁返黨尚無時間表,而民進黨黨魁蘇貞昌想將黨引向深淵倒是頗為確鑿。日前他接受臺灣《聯合晚報》採訪時重申堅持“臺獨綱領”,稱他的兩岸立場就是1999年“臺灣前途決議文”,並表示沒有任何計劃訪問大陸。同樣關於訪問大陸,剛續任國民黨黨主席的馬英九則表示“不排除”,只是還需創造一些條件。

  不管藍綠陣營領袖如何表態,兩岸政策都是不可回避的議題,25日,民進黨華山會議就針對“如何處理九二共識”展開熱議。民進黨前民代沈富雄和擔任主持人的前臺“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不約而同地提醒與會者,如果“九二共識”對臺灣有好處,綠營不需批評,不要給人逢國民黨必鬥、“逢中必反”的印象。

  “逢中必反”確實是民進黨的痼疾,涉臺問題專家陳星一針見血指出,“該黨一直習慣於有一個強大的敵人,才能充分發揮其戰鬥性與凝聚力”。所以在兩岸關係問題上,民進黨極力把大陸塑造成臺灣的“敵人”,告訴民眾的都是大陸的負面形象,沒有事實就捏造事實,“以鼓動起臺灣民眾心中對前途的不確定感,並利用這種不確定感製造恐懼,然後利用這種恐懼牟取自己的利益”。循著這種思維定式,民進黨看兩岸問題時也到處都是“打壓”,即使沒有打壓也要解讀出“打壓”來。具體落實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問題上就會看得更為明白,不管馬英九團隊與大陸如何做,民進黨都不問青紅皂白地起勁反對,“因為民進黨需要利用這些行為尋找到敵人並展開攻擊,而不是要真的以臺灣民眾利益為中心解決兩岸合作與交流中的問題”。

  然而隨著兩岸關係整體格局的改變,合作交流的和平紅利已源源不斷釋出,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恐懼情緒逐漸消散,民進黨不敢再睜眼説瞎話將成果全盤否定。遠的且不説,上周“金門自大陸日引水2萬噸計劃將進行協商”和“8月起臺灣自由行符合條件可‘一年多簽’”等利好消息又讓人歡欣鼓舞,前者解決金門的迫切民生需求,後者將為拉抬臺灣經濟再作貢獻。在這種形勢下,民進黨苦心孤詣地想繼續攻擊大陸已很難找到著力點。“這才是該黨最為焦慮的事情……找不到‘敵人’的民進黨如何面對未來,已經成為擺在該黨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陳星指出。 (本報記者 林娟)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