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25年:危難見真情 構築互信與互助基礎

時間:2012-10-24 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此次我們要捐助的物資是每個人50斤麵粉、50斤大米,還有棉被、棉服數千套……天氣冷了,要讓他們安心過冬。”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志工廖明仁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當時,他正在準備向北京“721”暴雨受災地區及北京周邊貧困地區發放的第二輪捐助物資。

  慈濟基金會是最早參與大陸慈善事業的臺灣慈善組織。早在1991年,華中、華東發生特大水災時,慈濟便在島內及海外展開募捐,並在河南、安徽、江蘇3省的4個縣市興建了63個受災民眾社區,為當地民眾提供幫助。

  “那是兩岸隔絕40多年來臺灣民間組織第一次對大陸同胞的援助活動。當時在島內發起募捐時,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慈濟的志工很堅決,執意去大陸災區。”廖明仁説。

  此後,1994年華南水災,1995年青海雪災,1996年福建風災,2003年的“非典”(SARS)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慈濟基金會都向大陸伸出了援助之手,甚至搶在第一時間。據廖明仁介紹,20多年來,慈濟在大陸的援助地區達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涉及各地學校援建、骨髓移植、醫療援助、慈善訪視、資源回收等工作。用他的話來説:“兄弟受難,豈有不幫的道理?”

  在1987年兩岸宣佈開放探親的大背景下,面對危情、災難,兩岸同根同族的血脈之源和唇齒相依的手足之情逐漸填平了“那一彎淺淺的海峽”,讓愛的傳遞暢通無阻。

  2003年春,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兩岸有關醫療團隊先後舉行了7次不同形式的學術研討會。大陸各界向島內運送了10余批次總價值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捐贈物資。在大陸“非典”疫情嚴重的時刻,大陸臺商紛紛慷慨解囊,表達了共同抗擊“非典”的決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臺灣地區候任領導人馬英九第一時間發佈新聞稿,呼籲民進黨當局與社會各界發揮人道精神,並以個人身份捐款新台幣20萬元。一時間,島內新婚夫婦捐出婚禮禮金,公務員、企業員工捐出一日所得,宗教團體捐出日常節餘款項,少年兒童砸碎撲滿捐出壓歲錢……

  “捐款的電話快被打爆了,幾乎所有臺商都動員起來,很多臺商捐了又捐。”這是災後大陸各地臺商協會的普遍情況。多場賑災募捐晚會在島內舉辦,臺灣知名藝人高淩風還為此創作了一首《震不碎的心》,“我會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堅強面對。同胞的情誼,哪能被震碎……”

  這首道出了兩岸同胞情誼的歌餘音未落,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再次發威。臺灣屬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受衝擊範圍、程度更大。關鍵時刻,大陸方面採取實際行動,在當年12月舉行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一口氣宣佈10項惠臺措施,助臺渡過難關。

  從於右任“山之上,國有殤”的望大陸絕唱,到余光中“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的守望,百餘年來,“一彎淺淺的海峽”曾阻滯了兩岸同胞邁向彼此的腳步,卻未曾切斷血濃于水的親情。用知名臺灣問題專家孫升亮的話來説,“當災難發生時,兩岸已不分彼此,只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救助同胞、展現真愛。”

  2009年8月8日,臺灣遭遇“莫拉克”颱風強襲,大陸各界迅速展開各種募捐。12日,海協會18家理事單位向災區提供首批捐款1.06億元人民幣、500萬港元,這是水災發生後臺灣收到的來自島外的第一筆大額善款。此後,大陸連夜趕制100套活動板房、1000台消毒機、1萬件毛毯、1萬件睡袋等先期救災物資送至高雄港。

  “危難之中見真情,兩岸民眾的感情也已在一次次攜手面對災難中越來越深厚。因此,順應民意民情,同舟共濟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也認為,手足之情不可斷,民間力量不可小覷。兩岸在政治上求“共識”,經濟上求“優勢互補”的同時,應更加重視兩岸同胞感情的交融,這才是政治互信與經濟互助的基礎。(中新社記者 盧彥蓉)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