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地 港臺與海外客家鄉親尋根謁祖

時間:2012-11-22 10:59   來源:福建日報

客家祖地港臺與海外客家鄉親尋根謁祖(圖)

  21日,在世界客屬第25屆懇親大會清流靈臺朝覲典禮活動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屬代表正在進香謁祖。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雖然天下起了大雨,卻絲毫不影響海內外客家鄉親們回鄉尋根謁祖的熱情。

  21日上午,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加拿大等國家和港臺等地區共計215個客家社團、2000多位客家鄉親冒雨來到客家祖地——寧化縣石壁村,參加第25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當地鄉親用旱船、木偶戲、文武燈、稻草龍等客家民俗表演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客家宗親。

  在禮儀隊的引領下,回鄉祭祖的客家後裔身披寓意“天下客裔一家親”的黃馬褂,穿過悠長的客家之路,緩緩前行來到石壁客家公祠裏。

  11時許,在數聲雄渾鼓響、鳴金後,祭祖大典依照古禮進行。獻花籃、上香、行鞠躬禮、奠帛、奠酒、獻祭文、焚祭文……在司儀的引導下,祭祖環節有序進行。敬獻花籃後,海內外客屬鄉親面對石壁祖地客家始祖神壇行鞠躬禮,共同緬懷先人的恩德功績。隨後,客屬鄉親從侍女手中接過高香,雙手擎香,點燃香火,插入香爐中,對客家始祖神壇行跪拜禮。

  “來到這裡,我們就知道客家人真正從哪來。”參加此次祭祖大典的馬來西亞居鑾客家公會永久名譽會長李木生告訴記者,“這次我和200多位客家鄉親一起前來祭祖,有一部分人是第一次來到石壁,非常激動。回家的感覺真好!”

  今年75歲的美國大華福客家會創會會長李彥慧告訴記者:“第一次回到客家祖地寧化謁祖,感覺特別親切,也很激動。對我們來説,客家精神是團結奮鬥,是敢於拼搏。通過這樣的祭祖大典,全球客家人有了共同的交流平臺,客家文化和精神一定能夠發揚光大,傳播四方。”

  “來這裡就是要認祖歸宗。”印尼客屬聯誼總會丘先生説,“知道了我們來自哪,根在哪兒很重要。中國強大了,在外的我們也很自豪。客家文化傳承很重要,而世客會讓全世界的客家人能聚集在一起,對傳承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做出努力,非常有意義。通過祭祖大典等方式,能讓年輕一代更好地傳承客家文化。”

  臺灣“中研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劉昭民今年已是74歲高齡,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三明參會,“客家文化最大的力量是團結凝聚”。

  臺灣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院長劉鳳錦教授表示,兩岸客家人同文同種,我們回來感覺到非常溫馨。希望每一個客家人都能夠回到祖地,看看我們祖先的地方。

  祭祖大典儀式告成後,來賓們朝覲客家公祠,緬懷始祖。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千年大遷徙,客屬遍乾坤。”在歷史上客家人的大遷徙中,大多數南遷的客家人都曾聚居寧化石壁村,後再陸續向外遷移,寧化石壁村因此被稱為“客家祖地”,成為海內外客家後裔的“朝聖中心”,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海內外客家鄉親前來尋根謁祖。 (李向娟 陳亮)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