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道教論壇在湖南南嶽衡山舉行

時間:2011-10-25 10:44   來源:新華網

(國際道教論壇)臺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向全球傳播中國古老智慧

  臺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24日在湖南南嶽衡山國際道教論壇上表示,道教是“一世生命觀”,因此要大家快樂地活在現有世界,人人都能長生久視,追求生命最高的價值。

  張檉和臺灣道教界代表團一行二十余人來到衡山參加國際道教論壇,與世界各地500多位高道大德與專家學者交流切磋。

  張檉認為,長期以來,中華兒女已經將道教的許多活動發展成為共同的生活宗教。而作為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是能夠聯結海峽兩岸人民“民族心理”和情感的重要紐帶。

  他説:“眾所週知,任何宗教都必須到它的本源所在地去朝聖,正如基督教徒要去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徒要去麥加,而道教徒必須回到中國大陸,因為道教的故鄉是在大陸。”

  身為臺灣道教界領袖,張檉説,自己經常鼓勵臺灣道教界人士組團來大陸交流參訪,加強和大陸的聯繫。近些年,大陸只要舉辦大型的道教活動,不管多偏遠,他都會帶團參加,“從無遺漏”。

  張檉是龍虎山嗣漢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的入室弟子,2005年當選為臺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他重視弘道傳教及道門倫理,經其傳度入道弟子眾多。

  他介紹説,道教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宗教,有大大小小的道觀1萬多座,粗略統計道教信眾超過1000萬。在他看來,道教是集道家的思想、陰陽家的學術和神仙家的修養于一體,同時也是華夏古宗教的繼承者。

  在一些人眼中,和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世界性宗教相比,道教的國際化步伐似乎顯得緩慢。張檉並不認同這種説法,他説:“道教的國際化早在唐朝就已經開始,當時,道教已飄洋過海,傳播到了朝鮮和日本。”

  他説,隨著中國華僑足跡遍及世界,道教也被自然地帶到了國外各地。“由於華僑移民只是保存自身信仰,並不是主動的傳道者,道教沒有向西方人群廣泛傳播。儘管如此,近些年西方人對道教的研究興趣不斷增加,《道德經》已經成為繼《聖經》之外西方發行量最大的書籍。”

  張檉説,他最大的心願是成立“世界道教聯合總會”,將總部設在道教發源地中國大陸,集合世界所有道教組織,向全球傳播中國的古老智慧。(記者 裴闖 謝櫻 丁文傑)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