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道法師談宗教交流:拉近兩岸為一個生命共同體

時間:2012-12-28 08: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為對去年《智慧華嚴——北京首都博物館佛教文物珍藏展》的回訪,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28日將向北京公眾呈現《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宗教藝術文化展》。27日,他在此間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通過這樣的交流展,希望把兩岸對文化的認識拉近,成為一個生命的共同體。

  2011年是臺灣靈鷲山佛教教團創辦人心道法師創立世界宗教博物館10週年館慶。心道法師説,首都博物館將珍藏的100余件漢傳與藏傳佛教造像、繡經、佛畫、唐卡和法器等精品文物帶到臺灣,這項文化交流讓人興奮。今年世界宗教博物館也將最好的藝術收藏、展示搬到了北京。

  位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躋身商圈,精選、展示全球十種主要宗教的文化藝術,以現代化、休閒育樂手法介紹多元宗教知識,在臺灣熱鬧的宗教文化氛圍中是一個獨特的機構。

  心道法師在北京的茶敘中告訴記者,20年前他開始籌建博物館時,臺灣社會出現許多來自世界其他區域的宗教,有些人以局部代全貌、將外來宗教扭曲為牟取名利的手法,深刻地影響了公眾尋找生命目標的過程。他立意將經歷歷史考驗、為社會接受、有規範的各大宗教呈現給民眾。

  籌建博物館的10年中,心道法師前往各地拜訪各大宗教代表人士,請教對於宗教間對話學習的看法。1994年,他專程來到北京,拜訪社會科學院與大陸佛教界。

  當時,社科院學者為心道法師提供許多想法。病榻上的趙樸老(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特別撰寫“尊重、包容、博愛”的墨寶。心道法師説,這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

  2001年,這家相容佛教、道教、基督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10種宗教的博物館成立後,在臺灣發揮著社會教育的功能;尤其他以多媒體方式推廣生命教育的特點吸引著中小學老師帶領學生前來學習,館方統計顯示參觀學童已超過60萬人次。

  兩岸宗教文化同源,在數十年分隔中也有各自新的發展。從1991年首辦“兩岸宗教與文化交流”座談會以來,心道法師對於增進彼此交流有強烈意願。他説,中華文化儒釋道三教夾雜,通過世界宗教博物館與首都博物館交流展這樣的多元展示,可以啟發大家對生命方向、目標的思考;希望把兩岸對於文化、宗教的看法拉近,使雙方彼此不區隔,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

  為此次前來北京,世界宗教博物館精選出代表7大宗教的121件宗教藝術品以及一項包含印度教、猶太教、神道教、基督宗教和漢族婚禮禮俗的多媒體展示。首都博物館根據合作夥伴的具體建議,用本館元素進行轉化、設計,先期看過展場設計的心道法師和臺方團隊特別滿意。心道法師説,首博很專業,將各種宗教的節慶禮俗設計為適合一家人包括孩童共同參觀的展示,做了最好的呈現。

  心道法師相信,世界宗教博物館結合宗教藝術與生命禮俗的展示將給北京觀眾一個驚喜,完成兩岸宗教文化交流中的一段佳話。他還希望,與首都博物館的交流展還只是起個頭而已,未來還要將多樣的生命關懷與教育結合的展示帶給大陸各地更多觀眾。(記者 劉舒淩)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