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琪偉談兩岸旅遊交流:5個深深感悟到及6項建議

時間:2013-07-22 13: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家旅遊局網站日前刊發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在2013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圓桌會議上的講話,他在講話中回顧過去五年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的幾點體會是用了五個“深深體悟到”,他並對未來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發展方向和重點提出下6項建議。

  其講話全文如下:

  今天,2013年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圓桌會議在臺北召開,我謹代表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向出席會議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及相關各方為舉辦此次會議所做的精心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謝!借此機會,我就過去五年來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總體情況談幾點體會。

  一、過去五年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過去五年是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發展速度最快、成果最豐的時期。

  一是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全面開放大陸31個省(區、市)赴臺團隊旅遊,啟動了26個城市赴臺試點個人旅遊和海西地區20個城市赴金馬澎地區個人旅遊,大陸赴臺旅遊組團社已達216家。建立並逐步完善了旅遊市場監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合作機制,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品質總體良好。

  二是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實現了互利雙贏。大陸是臺灣第一大入境旅遊市場,臺灣是大陸第三大入境旅遊市場,兩岸已形成互為重要客源市場的穩定格局。兩岸旅遊交流合作促進了兩岸旅遊市場共同繁榮發展,在拉動兩岸經濟增長、調整産業結構、擴大消費、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五年來,據有關方面統計,臺灣同胞在大陸旅遊消費約277億美元,大陸游客在臺灣旅遊消費近156.8億美元。

  三是旅遊成為兩岸人員往來的主渠道。雙向旅遊交流人數從2008年的470萬人次增至2012年的792萬人次,年均增幅14%。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從開放第一年的36萬人次增至第五年的208萬人次,年均增幅55%,五年來累計赴臺旅遊總人數620萬人次。通過旅遊方式,兩岸同胞實現了多渠道、大範圍、多層次交流。通過不同階層人員間雙向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密切了相互聯繫,促進了相互了解,增進了相互感情,拉近了兩岸人民心與心的距離。

  四是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逐步實現機制化和制度化。海旅會與臺旅會建立了旅遊定期工作磋商機制,共同創建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圓桌會議,海峽兩岸臺北旅展等新平臺的作用日益明顯。兩岸分別在臺北和北京設立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和“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北京辦事處”,成為兩岸分隔61年後首次互設具有官方背景的常設機構,為兩岸建立更多層次更廣領域交流合作平臺發揮了先行先試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雙方在本屆會議上還達成了《海峽兩岸旅遊安全突發事件合作處理共識》。這些機制和平臺為擴大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共識,共謀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對過去五年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的幾點體會

  自2008年7月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以來,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共同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體會良多,感悟至深。

  一路走來,我們深深體悟到,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期待。由於歷史原因,兩岸交流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基本處於隔絕狀態。1987年,開放臺灣退伍老兵到大陸探親、旅遊,打破了兩岸自1949年以來長達38年的冰封期。上世紀90年代,兩岸旅遊雖有互動,但總體來説,還處在單向和小規模交流的層面。隨著旅遊業在兩岸各自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兩岸旅遊業界推動交流合作的訴求更加迫切。兩岸同胞期盼互相往來,特別是大陸居民期待到臺灣走一走、看一看的夢想能夠早日實現。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突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重要進展,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終於得以實現,這是半個多世紀兩岸同胞的共同期待。近60年的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只是一瞬間,但對當代的兩岸人民來説,卻是一段漫長的時間。然而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今天我們都有幸成為實現開創兩岸人員交流新局面的參與者、推動者和見證者。

  一路走來,我們深深體悟到,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順應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代要求。五年來,從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團隊旅遊到試點開放赴臺個人旅遊,從局部開放到範圍不斷擴大,從海旅會和臺旅會分別建立到兩岸互設辦事處,從擴大市場規模到推進旅遊産業化合作,都離不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環境。事實表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旅遊交流合作不斷向前邁進的根本保障,深化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順應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代要求,旅遊架起了兩岸同胞情感互動交流的橋梁,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排頭兵”,可以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向前推進積蓄正能量。

  一路走來,我們深深體悟到,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推動了兩岸經濟社會共同發展。當前,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兩岸都面臨産業升級、結構調整和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務。旅遊業是綜合性産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過去五年,兩岸均推出了一系列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重大舉措,旅遊業在兩岸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發展環境更加有利。兩岸在擴大旅遊市場規模、調整旅遊産業結構、提升旅遊業發展品質等方面的合作空間更加廣闊。正是基於這種客觀要求和共同利益,過去五年,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順勢而為,步入了快車道,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良性互動、互利雙贏的新局面。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帶動兩岸間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不斷擴大,促進兩岸交通、基礎設施等多領域投資,為保持兩岸旅遊業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共同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路走來,我們深深體悟到,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得益於雙方共同呵護。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凡是有利於深化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有利於推動兩岸旅遊業繁榮發展,有利於提高兩岸同胞福祉,有利於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舉措,我們都不遺餘力的去推動、去落實,這是我們今天能夠取得各項成果的基礎。這個基礎打牢了,也就具備了長遠發展的空間。萬事開頭難,好事要辦好。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循、面對考驗和挑戰的情況下,我們始終堅守信任與理解,不斷累積擴大共識,牢牢把握客觀規律,按照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出臺各項政策措施。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要發展就一定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困難。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始終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秉持互相理解、互相支援、互不指責的承諾,以真誠的態度、包容的胸懷,創新的精神、共贏的理念,建立完善了各項機制,搭建了多元化交流合作平臺,堅持用發展的眼光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這一路走來實屬不易,取得的成果也固然讓我們感到欣慰,但更顯彌足珍貴的是雙方形成的共識和取得的經驗,這是兩岸旅遊交流合作持續不斷向前發展的寶貴財富。

  一路走來,我們深深體悟到,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離不開兩岸各方共同努力和合力推動。旅遊業涉及面廣,關聯程度高,不僅需要各部門給予支援與配合,也需要相關行業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和聯動。五年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從點到線,從線到面,是兩岸各方共同努力、合力推動的結果,凝聚著兩岸各有關方面的智慧與辛勞。在此,衷心感謝兩岸廣大旅遊業者的不懈努力;感謝兩岸出入境管理、航空交通部門以及金融、保險等機構不斷出臺便利化措施,增加擴大航線航點,提供保障和服務;感謝兩岸社會各界、兩岸民眾和輿論給予的關心和支援。可以説,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取得的任何點滴成績,成長髮展中的每一步都是兩岸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推動的結果。

  三、繼續鞏固和深化兩岸旅遊多領域合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新貢獻

  今年6月21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上海簽署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涉及商業、通信、建築、健康、旅遊、金融和文化娛樂等多個領域,為促進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實現互利雙贏創造了更加有利條件。旅遊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聯度高的産業,協議中多領域的開放,為深化兩岸旅遊交流合作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當前,大陸方面提出要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産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兩大戰略目標,設立了“旅遊日”,發佈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新頒布的《旅遊法》也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預計到2015年,大陸旅遊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將提高到4.5%,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將達到12%。臺灣方面提出將旅遊業作為優先發展的六大重點産業之一,加快推進實施《觀光領航拔尖方案》,確定了2016年實現1600 萬入境旅遊人次目標。

  我們應緊緊抓住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經貿合作不斷深化的有利時機,堅持穩步推進、全面發展,不斷總結經驗,擴大共識,繼續鞏固和深化兩岸旅遊交流合作。借機機會,對未來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發展方向和重點提出如下6項建議:

  一是擴大人員交流總量,爭取早日實現雙向旅遊交流達到1000萬人次的目標。

  二是推動兩岸旅遊産業化合作。重點開展旅遊投資、旅遊裝備製造、鄉村旅遊、金融服務、旅遊保險、智慧旅遊、旅遊出版等領域的合作,探索兩岸旅遊雙向投資新途徑,充分發揮旅遊在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是完善交流合作機制。進一步提升和豐富已有旅遊交流合作平臺功能與內涵,建立健全兩岸旅遊保險、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各項機制,著力構建更多不同層次、不同領域旅遊交流合作機制,為促進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發展提供機制化和制度化保障。

  四是共同提升旅遊品質。完善兩岸旅遊誠信經營體系,不斷創新旅遊服務方式,共同提高旅遊服務品質,積極維護兩岸雙向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努力為兩岸同胞創造更加滿意的旅遊環境。

  五是深化區域旅遊合作。多方式深化兩岸旅遊合作,創新合作載體和模式,發揮區域旅遊合作在兩岸旅遊合作發展中先行先試和示範作用。鼓勵兩岸旅遊企業尤其是有較強經濟實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的企業開展合作。

  六是雙向培養旅遊專業人才。鼓勵兩岸旅遊院校、研究機構在人才培養、職業教育、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支援更多的兩岸旅遊專業青年學子成為促進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的新生力量,為兩岸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援和智力保障。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讓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往開來,共創新局,努力打造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的升級版,為增加兩岸同胞福祉,促進兩岸經濟社會進步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