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銀行與地方政府戰略合作應審慎

2011-07-21 08: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銀監會20日召開2011年第三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明康指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審慎開展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加強土地抵押貸款管理,進一步加強房地産信貸風險防控,積極支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劉明康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傳達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最新要求,研判國內外宏觀形勢,分析銀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部署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

  劉明康在深刻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後,對銀行業今年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

  ——嚴格落實“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等貸款新規。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從上而下、從細入微、從嚴確責,從信貸業務的基礎環節上入手,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更加注重走款方式的實質性合理,確保信貸資金最終不被挪用。要嚴格做實流程改造,加強貸時審查,查實確認貸款投向,強化貸後管理,對企業集團不折不扣地執行受託支付有關規定。

  ——深入推進平臺貸款風險防控不動搖。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認清風險,強化責任,紮實推進,提高執行力,推動分支機構加強管理,從細從實化解既有風險、嚴控新增風險。要牢牢把住科學補正貸款合同還本付息條款和補充合法有效抵質押物兩個關鍵,用科學的機制讓風險早暴露、早發現、可度量和早干預,嚴格依據有關要求,控制新增貸款風險。審慎開展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加強土地抵押貸款管理,切實根據現金流覆蓋情況分類計提風險資本。

  ——加強風險管控和合規管理,健康有序發展理財業務。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遵守相關監管規定,規範開展理財業務和其他金融創新活動,進一步完善以日均存貸款為基礎的統計、監測和考核機制,堅決取消單純依賴時點指標考核的做法。高度警惕近期網路借貸、民間借貸和小額貸款公司等領域凸顯的風險,築牢防火牆。加強市場監測和行業自律,加強和改善資訊披露,維護理財市場秩序,促進理財業務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前期案件治理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對案件防控的高壓態勢。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將內控建設作為案件防控工作的核心,切實提升內控執行力;強化責任追究,繼續加強案件風險排查和業務檢查工作。

  ——進一步加強房地産信貸風險防控,積極支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繼續嚴把開發企業“名單制”管理和開發貸款以在建工程抵押這兩個基本要求,增加風險排查頻度,加強對抵押物的及時估值和持續管理。加強對商業用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非住房類貸款的管理,加大對假合同、假按揭等違規行為和轉按揭、加按揭等做法的打擊力度。密切關注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風險。

  與此同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本著市場化原則和審慎經營要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加大對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戶區改造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力度。在符合國務院有關規定的前提下,發放專項用於支援政府投資的公(廉)租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項目的貸款。明確貸款條件和要求,審慎評估地方財政的償還能力和意願,對滿足條件的建設項目及時發放貸款。要認真按照“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加強貸款用途管理,確保資金真正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

  ——切實加強金融基礎服務,嚴密防範潛在風險。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服務收費項目統籌管理,充分考慮科學性與必要性,確保做到統一規範、資訊透明、充分告知和解釋説明。要加強業務與IT的協作,確保業務連續性,加快完善相關風險的內部管理機制,建立穩定持續的,以客戶為中心、以交易為重點的高效資訊技術服務體系。

  ——繼續加強對“三農”、小企業、就業、消費、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通過産品類型和服務方式的探索創新以及內部流程的改造,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水準,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小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方面,要用足用好銀監會近期頒布的小企業金融服務“十條措施”,進一步提高小企業貸款滿足率、覆蓋率和服務滿意率,加快推進空白鄉鎮基礎金融全覆蓋工作,確保全年小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平均增速,涉農貸款增量佔比不低於上年。

  劉明康強調,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珍惜當前的改革成果,清醒認識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複雜性和宏觀調控任務的艱巨性,迎難而上、勇於承擔,繼續深入推進銀行業的轉型發展,積極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加強風險管理的主動性和前瞻性,進一步提高發展的品質和可持續性,確保銀行業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良好表現,為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主持會議,銀監會黨委成員出席會議。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銀監會機關部門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銀監局負責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中新網金融頻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