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高位運作 業者稱油價調整難度加大

2009-11-11 13:09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楊麗
  雖然推遲了幾天時間,但是預期中的成品油價格上調昨日還是變成了現實。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享受此利好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股價並沒有像以前一樣隨著油價的上調而出現上漲,相反還略有下跌。與此同時,南方航空、*ST上航、東方航空、中國國航等公司的股價也走出了與利空消息相反的走勢。

  對此現象,銀河證券分析師李國洪認為,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的幅度低於預期可能是一個原因。李國洪認為,相比于目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低於市場預期。

  對於航空類公司股價上漲的原因,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分析師認為,油價漲幅略低於預期是一個原因,發改委在提高航空燃油價格的同時提出將恢復徵收燃油附加費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該分析師測算,如果徵收燃油附加費的話,對於航空公司來説,不僅可以完全覆蓋此次燃油上漲的不利影響,而且還有多餘的盈利空間。

  另外,李國洪認為,此次成品油調價釋放出國家可能會加強成品油價格管制的信號。這也是市場比較擔心的問題。此次價格調整出現了時滯現象。按照發改委有關規定,如果22個工作日內國際原油價格出現4%以上的波動,成品油價格也將進行調整。但是自十一假期以來,國內的成品油價格一直沒有調整,期間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幅度早已超過4%。

  李國洪分析,國慶期間漫長的假期是導致調整時間推後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發改委一直拖延到昨日才調整油價,也反映了在當前油價高漲的形勢下,發改委對成品油價格調整難度加大的現實。

  李國洪認為,在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在每桶75-80美元之間波動的形勢下,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將會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他認為,如果未來國際油價進一步上升,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國內成品油市場化定價的改革嘗試可能會重新讓位於價格管制。這引起了市場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未來業績的擔心。不過,他對兩大石油巨頭今年的業績還是比較看好的。

  對於原油價格走勢,李國洪判斷,今年年底以前應該不會出現大漲。原因是作為原油消費大國的歐美等國經濟目前仍處於低位徘徊、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狀況,原油需求不會大幅增加,因此原油價格上漲的動力不大。明年隨歐美經濟的復蘇,世界原油需求也會出現增長,因此原油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