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以後,隨著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強對融資貿易的監管,現在‘提單空轉’的‘融資銅’生意基本沒法做了,銅貿易企業今年的日子更難過了。”談及今年以來國家對銅融資貿易的嚴格控制,一家有色金屬貿易企業工作的張先生感慨良多。
張先生説:“由於國際、國內銅價倒挂,銅貿易近兩年都是虧損的。以前國家允許做銅融資貿易時,融到的錢拿去做別的,收益不菲,抵補實際貿易虧損後,貿易企業總體是盈利的。但今年國家叫停了銅融資貿易,銅貿易變得更難做了。”
利用銅貿易融資有兩種方式,即銅貿易融資和銅融資貿易,前者是滿足正常的貿易資金需求,而後者則是利用貿易來獲取資金,又被稱為“融資銅”。這種融資模式曾經在江浙地區盛行,今年5月外管局加強管理後,融資銅迅速“降溫”。
“周圍做融資銅的朋友幾乎都不敢做了。去保稅區看看,銅庫存的減少非常明顯。”張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初,上海保稅區的電解銅庫存大概在100萬噸左右,目前聽説只有45-50萬噸。”
與大部分銅貿易企業一樣,張先生所在的企業現在將主要精力轉移到銅貿易上。“現在即使銅貿易虧損,也要硬撐著,因為佔領市場份額很重要。一些小企業可能很難堅持下去。”
據張先生回憶,銅融資貿易從2008年開始逐漸興起,到今年春節前規模達到頂峰。“通過反覆質押,融資銅可以將杠桿放大很多倍,套取的錢可以去做承兌匯票交易,月息可達13%。收益這麼高,不僅是貿易商在做融資銅,很多行業外的資金也進來了。”
有研究報告稱,2008年我國銅融資貿易量佔國內銅進口總量的55%,2012年上升至85%。根據美國高盛5月發佈的報告,在我國的短期外匯貸款中,與銅融資相關的約佔10%。今年5月,為遏制熱錢等異常跨境資金流入,外匯局發佈《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加強銀行結算匯綜合頭寸管理,加強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以及嚴格執行外匯管理規定,加大核查檢查與處罰力度。
“外匯局發文後,銀行收緊了貸款的免息期,以前貸款免息期最長可達360天,現在最長只有90天。”張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現在去銀行辦理信用證,必須需要提交物流憑證等能證明真實銅貿易的單據,銀行對於正常的銅貿易還是支援的。”
談及未來的發展,張先生顯得很迷茫。“大部分做融資銅的朋友都陷入迷茫狀態,因為目前還沒有看到其他行業有增長點,一小部分人將關注點轉向房地産。我們現在只做一些期貨對沖和套利,但對於大企業來説,這部分交易利潤太低,簡直是杯水車薪。”
對於未來融資銅是否會捲土重來,張先生認為,在我國大宗商品供應缺口巨大的背景下,基於貿易性質的融資今後將不可避免。如果要徹底消除套利貿易,除需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外,還需在立法上加大對虛假貿易融資者的懲罰與打擊力度。(□本報記者 孟斯碩)